第37章
令林滦困惑的, 不止是宋清淑的神情,还有自己砰砰奏乱的心。
但,他自己再苦恼也没有用了, 一股脑儿冲动去宋家找宋清淑的事,林滦已经做了, 好在, 他目前也不是特别后悔。
只是对宋家人的保证,林滦现在比较担心的是,没有达到他们的预期,能去尝试一下高考, 今后的发展肯定是不一样的。
因为又突然扯到宋清淑将来嫁人上面, 林滦在长辈们面前, 确实是不敢胡乱说什么了,最后当然是红着脸回来了。
临走时,看到宋清淑面带笑意的目送他离开,林滦自己都没发觉地, 长长的呼了一口气,她能解开心结就好。
其实,不用去羡慕他什么, 如今人人都有的机会,她可以亲手去尝试一下, 未来一切皆有可能。
回到家了后,立刻投入到学习中,没空给他想太多了, 林滦一直保持着,一个比较清醒的头脑。
到最后闲下来,林滦犹豫了一下后,才忍不住,问了一下大哥,自己这两天遇到的小苦恼。
不过,问题解答了么?
肯定是没有数学题那么简单了。
云里雾里的听了一大堆,林淮成功的将林滦绕的更晕了,到后来回想自己到底要问什么,好像都忘了。
并且,林滦还有些小委屈,本来就是自己想不明白,才问的嘛!
大哥还让他想清楚点,自己要什么,他哪里知道?
只是一直以来,对自家大哥近乎于盲目的崇拜,林滦始终没有对林淮产生任何质疑,相信还是因为自己没理解到。
不过,大哥最后一句,简单直白,林滦还是听进去了,有担当点,是既然自己作出了承诺,是应该负起责来。
大概想通了的林滦,也不再困惑了,跟随自己的心就好,既然想要帮助宋清淑,那就不怕她哥哥的眼神压迫。
第二天一早,阮娇娇从厨房出来时,看到依然好哥俩的林淮和林滦,还刚去田里溜了一圈,也是没脾气了。
盯着一脸自在的林滦看了看,没发现什么疑惑出来,这是真被林淮那套理论说通了是么?
阮娇娇不禁深深怀疑,小叔子是不是睡了一觉,忘了这两天的事了啊,不见动向,也不走神了,整个一无事人一样。
来不及深究,吃过早饭后,一家人忙忙碌碌该上工就去上工了,到了中午回来,才知道人家一直惦记着人小姑娘呢!
要说,林滦和林淮一样是实干派,既然决心要帮助宋清淑试试这次的高考,结合她没上高中,又一两年没学习的情况。
才一上午过去,便已经整理好些数理的知识点,现在林滦就趁着林淮中午有时间,赶紧问问这些笔记合适不?
准备下午改好了就去拿给宋清淑,不然,他该去学校了,下周才能回来,林滦想着时间可是不等人,还在早点好。
林滦的一系列举动,全家人都是瞧在眼里,实心眼的家伙要干这些事,当然是不阻止了,一切看两人今后的造化。
本以为,自己要开始提前备上一些东西的林母,现在也不着急了,大大概二儿子和老大一样,不先忙着搞对象。
只现在林滦慢慢开窍了,林母没当年忧心林淮不结婚的急迫了,心里乐呵呵的想着,那她还是先去和宋家打好关系好了。
林滦不知道家里人都知道了,连他自己尚未察觉到的小心思,正一根筋的做着他认为是对的事,只希望宋清淑能用得上。
不管现在才开始复习,是不是来得及,林滦对此倒是,没有太大的执念。
尽人事听天命罢了,只要拼劲全力,自己不后悔就无愧于心。
宋家人对于林滦的到来不意外,自家的闺女十六七了,宋母本是打算近期准备相看相看,外面的大事关系不到她家。
没想到的是,宋清淑对这事反应这么大,乖乖的小棉袄,这次没听话了,竟是反了长辈的意,死活不愿意去相亲。
一开始,宋母只当是小女儿家脸皮子薄不好意思,刚好没看好哪家的小伙子,她也不急,就是先给孩子透露一下口风。
结果没过几天,有大小伙儿上门了,还是小闺女从前的同学,这下宋母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女儿家大了有自己的心事了。
瞧林滦来了这两趟,都是送什么书本,宋母看了不免摇头,这小子的动作也太慢了,可闺女不让多说,她也就暂且看看。
“这些你先拿着看,我下周再来给你送别的。”
“好,谢谢你,林滦。”
“不客气的,你现在有需要,我们同学间相互帮助,应该的。”
说完这句不过脑子的话,对着宋清淑期待的眼神,林滦有些卡壳,不由红了耳根,想了想又继续说道。
“你要是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可以来我家,我不在,问我嫂子也行,我回去就和他们说说。”
“好,我会的,林滦,你放心,自己好好学习吧!”
好似从前很难得叫一声,宋清淑这时能面对面的和他说话,不再顾忌太多,特别愿意每一句,都喊出他的名字。
“林滦”这两个字,在嘴边一咀嚼时,总觉得有种特别的意味,林滦也很喜欢听宋清淑每次都喊他。
有些心跳加速脸红想要躲的时候,一听到,林滦便会不自觉地抬头,眼望进宋清淑的双眸,深深被她吸引。
这次,认真的道别,说了下次再见,好像心底隐隐有所的牵挂的地方,一切都有了方向。
那些未讲明的话,此刻,好像都不用急着倾诉了,往后尚有归期,可以慢慢的诉说。
对于含蓄的人来说,两人如此“冲动”的举动,已经够他们自己消化一段时间了。
有的感情,可能不似夏日般来得那样热烈,却会像旭日东升的骄阳,缓缓升温,照亮心房。
————
村里的日子照常,入冬以来,田里的活渐渐少了,阮娇娇平时还是要去仓库值班,不过,能更光明正大的看书了。
先来换锄头铲子的婆婆大娘看了,还觉得挺稀奇的,看来村头说的都是真事哟,没乱吹牛皮。
林家真是养读书人啊,现在儿媳妇复习,要去高考了,也不拦着,想想阮娇娇当初露那两把的能力,看着像那么一回事。
传来传去,酸话倒是少,不管外面风风雨雨闹了近十年,没什么文化的村里人,其实对读书人,仍旧是带了些天然的崇拜。
要不然那时候,人家刚下乡的知青们,来帮忙来组织扫盲班,说要给大伙儿普及文化知识,免得都是大字不识一个。
这样难得事,村里人会那么积极的么?
“多读点书是好啊!”
“那可不,现在不就显现出来了,那是时候还砸人家老师讲台,谁能想到,国家还有恢复高考的一天呢?”
“哎呀,还不就是那些不想读书的娃给闹的,他们懂啥外面的事,跟着瞎折腾。”
“是啊,就是懂得少,不好好读书,可不就给忽悠了么!”
“看来这林家还挺有远见的呀,一家子俩儿子将来都是大学生了哇?”
“一准儿是!”
“不止吧?人家儿媳妇不还在复习么?”
“嗨呀,这就是跟当初说人家供俩娃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现在儿媳妇也要上学,咱们也不敢说啥了。”
“哈哈哈哈,那能说啥,扭头被打脸么?”
“是啊,他们一家可真邪乎哟!”
“……”
人于未知总是充满了敬意,对知识是渴望向往的,说不羡慕人家城里人也是假的,至少人家都有文化,不是目不识丁。
更何况,现在国家恢复了高考,这是好事,阮娇娇走这条大道,那是让人没话说了,只能点头称好的份。
不似那些,想方设法回城里,却不走正路的人,动些歪脑筋,却不一定能够得偿所愿,村里人有眼睛都看着呢!
但这会儿呢,阮娇娇就是有心思想加入进去,倒也没那个空闲,再来听大婶儿们聊天了。
她近来时不时的,还要去一趟知青点,不是送一点笔记,也会和大家一起交流学习。
这事,她是听林淮的建议,之前阮娇娇只拿些书过去,闵卿云她们这边有了新的资料,也会一起分享,都念着她的好。
自从有上次走夜路,遇到小树林的尴尬事,阮娇娇决不再晚上去了,白日下了工,林淮来接她了,有时俩人再一块儿去。
林淮是个愿意学习的人,之前和章徳容他们就认识,会多聊两句,提及最近来的复习情况,有心得大家都不藏私。
从不会自大的林淮,闭门造车的事自然不会做,能从城里下乡来的人,相信都是有过人之处,一点不敢小瞧了。
大家始终都是高考一个目标,互相沟通一下,不失为一个好的借鉴经验的方式,人多力量总会大一些。
期间,阮娇娇不可避免的注意到,几乎全知青点的男男女女,都在这儿,却是时常少了卢正怜的身影。
有了之前的事,阮娇娇自然能猜到她去干什么了,却是想不通,这个卢正怜,到底想要的是什么?
仅仅是回城的话,那通过高考也是最直接,无人能阻拦的方式啊,还能有一个好的未来,偏偏把自己陷入那个泥沼里。
对现在复习,时间这么紧迫时候,知青点几乎是每个人,都恨不得加班加点的啃书,多看看多记记。
发觉里面有一个掉队的人,居然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就是有大姐自觉的闵卿云,瞧见了,也有些恨铁不成钢。
这位,是有多么大的把握么?
对于这一次的高考,大家都是同样心里没底的事,光她一个卢正怜,怎么可能呢?
一开始,闵卿云准备找几个男知青,帮忙去寻寻人,毕竟有时候发觉的时候,都已经挺晚的了,就怕出事不安全。
最后,还是章德容将几人给劝了下来,没有明说,却也意思很明显了,为了这么一个人,浪费大家的复习时间不值得。
众人回想了一下卢正怜的人品,确实,在观察了几天后,发现一个姑娘家的,还真是连天的回来得晚,不知道去忙啥了。
既然自己心都不放在学习上,他们也管不了了,提醒前两次是好心,后面也就不再多事了,没准儿人家还嫌烦呢!
近日,阮娇娇去得勤了些,有时候不巧还是遇上,看卢正怜一脸自在的样子,大概是不知道,自己当晚已经被人瞧见。
不过就这事,阮娇娇都不好意思回想,肯定不会主动提及了,那不是傻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