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捉虫)
关于英国公是否毒杀世子的事情众说纷纭, 各种说法都有, 李逸将此事交给锦衣卫去审查,务必尽快得到一个结果。
最后查来查去, 竟然还真查出一些问题来。首先, 英国公夫妇待过继来的嗣子非常好,至少在外人面前无可挑剔, 善待嗣子的生父生母, 给嗣子请大儒来教学,冯夫人亲自过问嗣子的饮食起居, 可是仔细一查就发现问题了。嗣子年过三十, 英国公夫妇仍然没有为他娶妻, 倒是英国公夫人赐了很多婢女去服侍嗣子,然而这些婢女服侍嗣子好几年, 竟然都没有身孕, 后来查出来,这些婢女都被灌了绝子的汤药。
当然这些都好解释, 冯夫人可以说是为了英国公府的脸面, 不让嗣子在成婚之前先弄出庶子来。但是早前英国公府已经在为嗣子相看人家,自从家中小妾怀孕之后,突然嗣子的婚事突然就没有音讯,之后英国公对外就说嗣子年轻,性子不稳重,还需磨炼几年,婚事先不急, 这一不急就拖到了现在,嗣子连个一儿半女都没有。
只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英国公夫妇面甜心苦,对嗣子并不是传说中的那么好,不然为什么不给他娶妻,还不是担心嗣子生下儿子么?
邱琰又说:“如今锦衣卫的人打算验尸,英国公反对,朝堂上也有人反对。
不过小的觉得,这棺是开定了!那嗣子的生父生母击鼓鸣冤,为嗣子伸冤呢。”
王琼姿心有戚戚,过继关乎礼法,可是人伦之情也不能违逆,嗣子的生父母如此主张,想来英国公府有的麻烦了。
“娘,娘!”阿宣眼里含着一泡泪水跑进来。
王琼姿挥挥手,让邱琰先下去。
阿宣把头埋在她的膝盖上,“坏哥哥,打我!”
宁儿紧接着走进来,小脸肃然,说:“就知道你会来娘这里告状,阿宣你已经不是三岁的小孩子了!”
阿宣扁着嘴巴,“我还是个小孩子……”
宁儿摇摇头,似乎是对这个弟弟极为无语,他拱拱手,道:“娘,少傅给我们上课,阿宣不认真听课也就罢了,还故意伙同身边的小太监捉弄少傅,把墨汁倒在太傅的茶碗里。幸亏太傅没有上当,我作为长兄,便教训了他几句,代替少傅用戒尺打了他三下。”
阿宣眼珠子乱转,急忙说:“少傅只说了我两句,哥哥就打我,作为兄长要友爱弟弟。”
王琼姿生平最讨厌那些不尊师重道的人,尤其是宁儿与阿宣的夫子,还是当世有名的大儒,若不是因为皇家的关系,谁肯为个顽童教学?
王琼姿将阿宣翻过身,“啪啪啪”在他的屁股上打了三下。
阿宣捂着屁股跳起来,“娘,你干嘛打我?”
“娘以前是怎么教你的?连少傅都敢捉弄,你哥哥教训的还不够,为娘再多教训两回,过来!”
阿宣小机灵知道情况不妙,立刻躲到大哥身后,宁儿为他说好话,“娘,我已经教训我弟弟了,不如这次就算了,二弟,快认错!”
阿宣忙说:“娘,我错了,我之前也已经向少傅认错了。”
王琼姿刚才也不过是吓唬阿宣,见他认错,倒也没有揪着不放,只是叮嘱他,“再不能有下次了,不然谁来求情都没有用。”
这话一说,兄弟两个都放心了,宁儿低声对弟弟说:“傻弟弟,我教训你一回还嫌不够,非要跑到娘这里再挨一次训,看你以后还捣乱不捣乱。”
阿宣嬉皮笑脸地看着他哥哥。
冬青端来糖糕过来,两兄弟又嘻嘻哈哈吃着东西来。葫芦笑着对王琼姿说:“太子与二殿下的感情可真好,该教训的时候教训,该维护的时候维护。”
王琼姿也很欣慰。毕竟在大周现有的体制下,阿宣比宁儿小两岁,注定他与皇位无缘,以后也只能在哥哥的羽翼下生活,做一个没有实权的闲散藩王,宁儿对弟弟好,阿宣以后的日子也好过些。
宁儿确实有大哥的样子,小小年纪就坐着住,吃完糕,他便端端正正坐着读《春秋》,王琼姿翻看内库的账本。阿宣坐不住了,一会儿凑到王琼姿这里瞄瞄,一会儿又去拉宁儿的衣角。王琼姿让他去外面玩儿,他也不愿意,说:“我想要练字!”
行吧,这是好事。王琼姿让人拿了笔墨纸砚给他铺好,凭他去画符了。可不就是画符么,前面几个字总算是认得是什么,越来后面就越来越像道士画的符,没人认得出来,再最后干脆画起乌龟来。
李逸过来看到了,竟然觉得挺有意思的,于是乎跟阿宣一起画,父子两嘻嘻哈哈的。王琼姿把他们往外面赶,“出去玩!”
阿宣一手提木刀,一手牵着父皇出去了。
宁儿做大人模样,扶头叹气,“总算安静了!”
他真的觉得有时候爹爹就跟阿宣一个样子,像个不懂事的小孩子。而他自己,是跟娘一国的,嗯,他们两个比较像正常人。
王琼姿忍不住揉揉他的小脑袋,你说的没错,加油吧,少年,你爹就等着你接他的班了。
不过也就是因为两个孩子不同的个性。李逸跟阿宣似乎更亲热一些,而王琼姿喜静,与宁儿在一起的时候更多一些。阿宣总是一跑就没影子了,但每次王琼姿抬头的时候,宁儿都在。
一家人吃过晚饭,宁儿说:“弟弟,明日还有功课,咱们得先回去温习一遍。”
阿宣瞅着李逸,眼巴巴地说:“我想跟爹爹去校场玩球,爹爹答应了我的!”
李逸:“好像是有这么回事。”
宁儿认真地说:“爹爹今日已经带你玩过了,功课不能落下。”
阿宣:“我明天早点起来,赶在少傅授课前温习,行吗?”
“今日事,今日毕。”宁儿不为所动。
阿宣努力挣扎,“爹爹!”
“咳咳,”李逸道,“这个——”他朝王琼姿打眼色,王琼姿当做没看到。
无奈之下,他只能开口了,“那个长兄如父,听你哥的。”
一锤定音,没得挣扎了吗,宁儿拖着阿宣走了。
李逸抹了一把额头上并不存在的汗,喃喃道:“宁儿这孩子!”
王琼姿窃笑,“有这孩子我们该知足了,可以帮着管教弟弟。”
李逸道:“只怕再过几年,他不但能管教他弟弟,还能管教他爹!”
王琼姿笑,“那他可不敢。”
李逸叹道:“他这性子有些像先帝,一板一眼的,旁人看着觉得累。”
王琼姿斜了他一眼,“儿子累了,以后老子就轻松了。”
李逸摸摸鼻子,“有道理。”
不过不能放着宁儿这么死读书,毕竟书上的东西肯定不如实际所见所闻。先帝当皇帝不能算是优秀,勉勉强强算及格吧,但同时也给李逸留下了不少乱摊子。宁儿不能这么天真下去,王琼姿道:“等天气暖和了,你多带着宁儿出宫走走,看看百姓是怎么生活的,种地的经商的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物价又是几何,可别闹出一两银子一个鸡蛋的笑话出来。”
“遵命!”李逸回道。
他站起来给王琼姿揉肩膀,眼睛落在账本上,惊道:“居多有这么多银子!”
哼哼,靠海的地方都不会太穷,海外贸易打开,那银子哗啦啦如水一般的流进来,要不是王琼姿并不想与民争利,只有更多的。
李逸立刻在心里盘算开了,“南巡北视的银子都有了。”
王琼姿比划了一个数目,问:“够不够?”
“够,够了,夫人,你可真大方。”
王琼姿笑,“你这几年表现不错,奖励你的!”
李逸又问:“剩下的银子做什么?”
王琼姿:“搞基建。”
“什么?”他没听懂。
“以后你就明白了,反正花到有用的地方。”
王琼姿把账本收起来。
她想起英国公府那笔糊涂账来,问道:“如果确定是英国公杀了嗣子,最后该如何处罚?”
英国公府怎么样与她无关,她只是担心冯妙青能不能受得住。
李逸道:“初代英国公跟随高祖起兵,还在战乱中救过高祖一命,看在冯晋祖先的份上,我会留他的性命,只是英国公的牌子要摘去。”
这样说来至少英国公应该性命无忧。
王琼姿只能在冯妙青来探口风时这样告诉她。
这次冯妙青出乎意料地没有哭,反而显得很冷静,“我爹爹做错了事情,合该付出代价。”
看得出她很伤心,王琼姿拍拍她的肩膀,“想开一点。”
冯妙青摇摇头,“我知道哥哥在府里的日子很难过,但是从来不知道爹爹是这么狠心的人,他竟然可以,可以——”后面的话她实在说不出来。
开馆验尸的结果已经出来,嗣子实为中毒而亡,而且是天长日久的,一点一滴侵蚀,一年年下来,嗣子无药可救,死的时候仿佛生病已久的人自然死亡,若不是开馆验尸,几乎是可以瞒过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