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没两天,台里就通知了《金融新贵》节目的内容方向,就是姜也提出的方案。
不过他们部门中稍微有一点儿变化,新节目的负责人加了一位。
文英丽丝毫没有不适的和除了苏敏外的人打招呼,“新节目台里很重视,台长考虑到苏部比较忙,因此让我加入其中,带带你们,毕竟姜也还没转正。”
其他人听到这话,都有些怔住了,这不是明晃晃的想抢功劳么?
后来还是刘之涵先反应过来,涵养及好的说:“那就辛苦文副部了。”
孟成州也顺势道:“欢迎文副部的加入。”
吴忧倒是表现的明显,扯扯嘴唇,无所谓的说:“欢迎文副部。”
不知道是不是姜也听错了,她总觉得吴忧后面的“文副部”几个字咬的似乎有些重。
文英丽自然听出了吴忧语气中的不满,反问道:“你对我有什么意见,可以直接向上反馈。在这里给我摆什么脸子?不想干随时可以离开。”
怕吴忧真的和文英丽杠上了,姜也上前,跟着他们的称呼,恭敬道:“多谢文副部的记挂,我会努力做好工作,不给大家拖后腿。”
文英丽瞟了姜也一眼,淡淡道:“不给大家拖后腿是应该的,难道还要我表扬你这种上进心么?”
毕竟在职场上待了两三年,有些事该不该争一时之气,姜也心里还是有数的。
她并不反驳文英丽的话,毕竟官大一级压死人。
何况还时刻在被人提醒“试用期”的身份,而且她又是刚来这里的小白,也不能太露锋芒,于是低眉顺目的说:“文副部教训的是。”
不知道是哪又让文英丽不高兴了,她冷冷的“哼”了一声就走了。”
留下姜也一脸愕然。
刘之涵毕竟资历在,嘱咐他们两句就也离开了。
吴忧愤愤的说:“她真烦,不管做什么都想掺一脚,到时候做好了就抢功劳,做不好就甩锅!”
旁边的孟成州小声说一句,“别乱说!”
吴忧嘀咕,“我又没说错。”
姜也一直没做声,嘴角保持着一个温柔的弧度,仿佛没听见孟成州的提醒。
如果她没感觉错,刚才孟成州应该是看了她一眼,然后才开口制止吴忧的。
不过这也正常,毕竟她一个刚来的,又被副部长天天抓住“试用期”的身份威胁,保不齐她就是个软骨头,投靠了墙头,时不时打打小报告,为自己的“前途”努力。
到了工位后,吴忧钉钉敲她。
【吴忧】:你知道刚才文英丽为什么那么生气么?
姜也当然不知道,所以从善如流的回答了。
而且她知道,吴忧一定会知道,也肯定会告诉她。
【吴忧】:文英丽的胃口才不会止步于副部长的位置呢!但是苏姐也不可能是她随便吹枕边风就能撼动的,所以她很讨厌别人叫她“文副部”。
【吴忧】:我们部门想巴结她的人,都会直接叫她“文部”。
姜也现在能够确定,刚才吴忧是故意加重了“文副部”这三个字的语调。
【姜也】:怪不得她最后冷哼了一声才走的。
看了屏幕上的信息,姜也陷入了沉思。
既然吴忧这么说,那么部门里的人,关于“文副部”还是“文部”的叫法,都明白其中所代表的含义。
但她却对其中的情况并不知情,刘之涵对文英丽的称呼,或许是因为不公的选拔错失了晋升,也或许就是一个中性的称呼。
孟成州目前看不出来,但吴忧的不屑和不满却是很明显的。
而她刚才说话的本意是为了打破当时剑拔弩张的气氛,可在文英丽的眼中,她则被自动划分到了对立面。
姜也在被吴忧告知,文英丽是部门副部长的伊始,并没有告诉她关于称呼的敏感处,其实也算是想在她无意识的情况下,让她被动站到文英丽的对立面。
虽然她现在还不清楚,文英丽的对立面到底是什么情况,可刚才的事结束后,吴忧又特意告知她关于称呼的问题。
要么是来告诉她,你已经被文英丽划分为了不是同一阵营;要么是想试探她,看看她想不想巴结文英丽,以便斟酌以后的说话。
当然,还有一种情况,那就是,吴忧只是一个心思单纯,嫉恶如仇,管不住话的小姑娘。
其实每个人都是多面的,姜也一般不太愿意去深想。
因为人心捉摸不透。
当你凝视深渊的时候,深渊也在凝视你。当你与恶魔纠缠的时候,要当心自己也变成了恶魔。
姜也但愿是自己想多了。
新节目的准备进入正轨,姜也从吴忧那边提前听到消息,说是第一期的人选是盛南隽,而且差不多已经定下来了,就等后续双方沟通选择“案例”。
姜也有些惊讶,不过立马就反应过来了。
之前听吴忧的意思,台里试图请过梁行止,但是被秒拒。
而盛南隽,同样是不二人选。
临近毕业时,姜也知道盛南隽考入了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局(后文简称:证监会)。
和梁行止呆在一起的时间长了,姜也知道他们那一群人里面,大部分都是非富即贵。
进入证监会对于盛南隽来说,是个好选择。
后来她删除了他们的联系方式,回了老家,对于盛南隽具体在哪个部门就不清楚了。
不过只要盛南隽政、治上不出大问题,未来总归是能平步青云的。
自从上次吴忧和她说话,被文英抓了个正着后,吴忧现在有事,都是在钉钉上和她说。
【吴忧】:盛南隽啊!!!梁行止的好兄弟!!也是我男神啊!
【吴忧】:那你和盛南隽也是校友啊!我酸了【柠檬】
姜也看笑了,吴忧的男神未免太多了。
【姜也】:那你这次可以有机会近距离观察你男神了。
【吴忧】:激动!我会好好表现的!就是不知道我们的工作怎么安排的,真希望能够和他面对面交流啊\(////)\
【姜也】:实在不行,到时候拍摄现场,你可以去找摄影部那边行个方便。
【吴忧】:期待!
在正式安排访谈前,又开了一次会,是关于宣传方面的问题。
以往节目宣传,是直接对节目的概括性总结。
这次因为对于不同期,内容都有不同,在宣传上就有了分歧。
部分人主张延续以往的风格,另外部分人主张不同期的宣传根据不同的内容进行。
两部分人都有自己的理由和考量。
前者相当于是维持台里的传统,形成一种品牌效应,让观众看到了就知道是我们台里的节目,并且能够节约宣传成本。
后者则认为,根据内容去宣传,更能贴合实际,并且不同风格的访谈对象,能吸引到不同的观众,可以起到累积观众的作用,为后续的收视率提高做铺垫。
双方争执不下,由台长夏诚定夺。
夏诚坐在主位上,头发梳的一丝不苟,思考中,食指轻点桌面,成熟中带着中年男子特有的韵味,很能吸引人。
他抬头,巡视一圈,突然道:“我记得内容方案是姜也提出的,如果是你,你会怎么考虑宣传问题。”
好在姜也开会没有开小差,其实在做方案的时候,姜也就考虑过这个问题。
她站起来,落落大方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我偏向于根据访谈者及内容,策划每期的宣传视频。不过并不需要重新去拍摄宣传用的视频或者照片。宣传用的视频,直接在成片中剪辑成短片,凸现出了当期主要访谈的方向和案例即可。同时,采访结束后,由于需要撰写成文,将访谈者的照片作为封面。那么也可以借用文章中的内容,封面照片等作为宣传文案。这样即突出了这档节目的心意,又能节约成本。”
“以上是我的观点,谢谢。”
夏诚看着姜也,又道:“那节目首播的宣传呢?”
节目首播的宣传尤为重要。
如果第一期直接按照她刚才的想法做,并不能达到很好的宣传效果。
其实最好的是,能够先确定一些接受采访的嘉宾,简单的为他们拍摄一些短片,哪怕是关于他们所在公司或者具体领悟中的一两点见解都行。
姜也斟酌的将这个想法说出来了,“那种是理想情况,如果时间来不及,我们可以考虑另一种计划。我们第一期的嘉宾确认是盛南隽先生。他所在的证监会是统一监督管理全国证券期货市场,维护证券期货市场秩序,保障其合法运行。换句话说,盛南隽先生背后代表的流是政府,也就更具有公信力。可以率先单独拍摄内容,为观众解答新政策、新做法,阐述企业发展最新动态。随后立刻则根据双方的沟通,确定访谈内容,开始拍摄。从成品视频中剪辑短片,从杂志中截取封面和内容。盛南隽先生的两次拍摄视频可作为首播前的两次宣传,一是为整个节目,二是为首期节目。”
“以上是我的观点,如有不足之处,请大家多包涵。谢谢。”
夏诚听完后,许久表态。
会议室里,静的连根针的声音都听不见。
姜也被这种氛围渲染的紧张了。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大家见夏诚许久没有说话,有人就开始谈论。
说姜也“不知天高地厚”,有说她“不考虑实际情况”,也有人认为观点可取。
纷纷扰扰的声音,姜也多少听到了一些。
四月的天气,在这座城市里,即使不开空调,打底衫配着毛呢大衣,温度正好。
此时,姜也背后有些发热,手心也汗涔涔的。
终于,姜也听到夏诚的声音了,“预先确定嘉宾并拍摄短篇时间来不及,采取第二个观点。宣传部参照姜也的想法来进行首播预热,其他部门配合,有问题及时沟通并反馈。”
姜也松了一口气。
人不能因为害怕自己的优秀而被穿小鞋,不然永远无法更上一层楼。
毕竟在绝对的实力面前,阴谋诡计和关系,已经快成了纸老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