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殿试

  一个月后,大楚皇城大开宫门。

  所有举人都已赶到了京都洛邑,跟着礼部官员的指引,穿戴好同样的举子衣饰,被引着从大臣们上朝时候的宫道行至勤政殿。

  到了勤政殿,所有举子发现另一边由兵部官员指引着坐在殿下案几旁的另一些人。

  “他们是谁?怎么从没看见过这些人?”

  “面色黝黑,怎么看上去像是屠户?”

  “坐在第三排的那人我认得,是我县里王员外的儿子,因为书念得不好,但是力气大,就考了武举人。”

  “武举人?天哪,他们怎么来了这殿试?”

  大楚重文轻武,举人一词若是没有特别的注引都是指的是文举人,就连殿试也是文举人才有的殊荣,武进士的选拔都是兵部派人组织他们在校场对决武艺。

  看着那些比他们先进来,已经坐在案几前面的武举人,几乎所有的举人们心中都在想:有辱斯文。

  所有参与殿试的士子都惊讶过度,就连长得貌美如神仙妃子,对他们威胁极大的卫颜都不关注了。

  倒是武举人那里不少人被卫颜的容貌震惊,酸溜溜地在心里嫉妒着这个小白脸。

  卫颜看了眼那些武举人的健壮体魄,再想想自己的病弱身体,眼里也是颇为羡慕。

  他看见最前面已经端坐好的那个熟悉背影转过脸来,十分激动,是无疾大哥,他来了京都,没想到无疾大哥竟然真的选择了武举这条路。

  只是无疾大哥短短几天内,怎么长相变得普通了许多。

  他当时可是与自己并称雍州二美的人,且自己到底身体柔弱,不比无疾大哥自信展现的那种妖孽俊美。

  苏无疾也对在人群里堪称是闪闪发光的卫颜微微颔首,稍作示意,但这里是勤政殿,不是能叙旧的地方,他递了个眼神殿试结束后一叙,便转过头去。

  荀知简的目光随着卫颜的注视看向前方的人:“二郎认识他?”

  卫颜点头,一笑,满殿生辉,惹来不少注视的目光:“他便是我要先前要介绍给荀兄的好友,苏无疾,无疾大哥这次先后参加了文武秋闱,但是一直想走武进士的路,没想到他真的坚持下去了。”

  荀知简目光深邃,面容俊美,一贯冷淡从容的神情浮现惊讶,对前面坐着的那位苏无疾起了好奇心:“弃文从武吗?如今盛世,何必如此?”

  荀知简起了几分好奇,但此时正是准备殿试的时候,他不得不与卫颜分开,随着礼部官员的指引坐在案几前,等待着陛下前来宣布殿试题目。

  “恭迎陛下——”

  等文武举人分别在礼部官员和兵部官员指引下坐好,赵昭穿着庄重典雅的黑色龙袍缓步从勤政殿的进来,上面用金线绣着腾飞金龙,九珠冠冕之下面无表情的面庞如同一尊高高在上的美人玉雕,但是谁都知道她并非能落于人手把玩的雕塑傀儡,其野心勃勃昭然若揭,她是登基三月就能从左右丞相处夺权的英明主君,是执掌天下人生杀大权的大楚帝王。

  赵昭坐在勤政殿御座之上,看着文武举人汇聚一堂,微微颔首,目光在倾国倾城的卫颜身上停留一瞬,又转开视线。

  赵昭盯着他旁边俊美挺拔,气质清贵的青年看了又看,这个人长相好和她心意。

  赵昭看着卫颜和荀知简互相眼神示意,心中恍然大悟,并脑补了养成系柔弱美少年和俊美青年的一百万字剧情。

  同窗,同年,同殿为臣,同床共枕,抵足而眠。

  赵昭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了自己的心情,把自己的目光从养眼的两个人那里转向武举人这里,最前面那个平平无奇的人长得就很适合寡人平复心情。

  苏无疾察觉到陛下的目光,心情有些忐忑,他放弃了文进士的进阶之路,心中并非没有忐忑犹豫,但仍然决定这么做了,且一路上看着考武举的人大都形容粗鄙,为了合群一点,就给自己化了妆,把自己的容貌掩盖了去。

  这次来京都之后,陛下的安排让苏无疾有些茫然,他没有被安排去兵部校场,而是和众人一起跟着兵部官员进了勤政殿,且得知今次殿试是由陛下出题。

  赵昭冷静威严地说道:“诸卿想必知道今年殿试题目由寡人亲自出题。寡人最近烦忧一事,皇城司提点一职至今空缺,望尔等为寡人分忧。”

  赵昭语气轻描淡写地说道:“诸卿今日殿试之题,就且说说尔等若为皇城司提点,可为何事。”

  一语激起千层浪,但这里是勤政殿,是圣驾所在之地,无人敢喧哗,也无人敢与左右对视,惊涛骇浪都只能深藏在心底。

  武举人就算不精通文墨,但也是识字的,对于他们而言,不考什么骈文诗赋,就写一写当了皇城司提点后该如何行事还是没什么问题的。

  底下文武举人都心思浮动,陛下此举可有深意?这是会直接授官皇城司提点?

  勤政殿内举人们眉头紧锁,思考着怎么完成陛下的殿试题目。

  对于文举人而言,这可比一般的考治国方策难多了,那时候引经据典,就是看谁引用的圣人之言更有理有据。

  武举人也觉得这比单纯比武亮肌肉来得有难度,要想想这当了提点大官儿怎么办,可不能单纯打打杀杀。

  大楚历年惯例,殿试题目宣布之后,会由礼部官员将题目张贴出去,之后殿试成绩出来后,也会张贴一甲进士的文章。

  看着礼部官员匆匆告退出去,赵昭看着底下众人或抓耳挠腮、或咬着笔杆冥思苦想,或下笔如有神的种种姿态,心情放松了些许,整个人靠在龙椅上,九珠冠冕有些重,压得她脖颈疼。

  皇城之外,礼部官员一将皇榜张贴,这一消息掀起了千波浪卷,一传十、十传百,就连茶楼的说书人都不说古今传奇,开始说这次殿试。

  茶楼说书人一拍惊堂木:“今日洛邑城的最大新闻新事正是殿试,你们可知道举人是什么?”

  底下听说书的人都大笑:“这怎能不知道,那都是大才子,今儿个都去勤政殿考进士去了。”

  说书人便说道:“那你们可知道举人可是分文武的。”

  有茶客不满,嚷嚷道:“你这厮尽说废话。文曲星下凡的举人都去皇帝爷爷面前做文章去了,武状元都去兵部校场决斗去了。要不是今儿个有事,我也去兵部衙门那里看武状元决斗了。”

  说书人自觉掌握了一手消息,摇头晃脑道:“你想差了,今日那些想去兵部校场外围观决斗武状元的好事者注定是无功而返的。今日,陛下把文举人和武举人汇聚在一起,就连考试的题目都一样!”

  “什么?文武举人竟然同殿考试?考什么?是比举重打架还是写锦绣文章?”

  茶楼里的人都觉得不可思议,正想取笑说书人异想天开,茶楼里进了好些人,都是一早上就准备去兵部衙门看武举人们决斗状元的。

  刚刚那信誓旦旦的壮汉臊得脸通红,只顾低头喝茶。

  其他茶客们不明白了,都道:“皇帝爷爷这是想干啥呢?”

  赵·皇帝爷爷·昭坐在高高的御座之上,她虽然不知道宫外的人都是怎么喊皇帝的,但是她猜到了一定有很多人不理解她的做法。

  赵昭微笑,那就为寡人贡献多多的昏君值吧。

  赵昭低头观察底下的正在考试的举人们,发誓一定要找出可心意的奸臣预备役。

  这次的殿试题目赵昭想了许久,也正如底下一些举人猜测的那样,她要直接给这一届的状元授官皇城司提点。

  先前傅相和宋相把皇城司提点的任命权交还给自己,听她圣裁,这正是一个提拔自己心腹、扩张皇权的好时机。

  但她现在羽翼未丰,太傅手持戒尺,左右二相虎视眈眈,征西将军掌握兵权,赵昭若是真的想通过胡搅蛮缠来完成昏君任务,必然是不成的。

  赵昭又对这届老臣十分失望,不想在朝中已有官员中随意安排一个,就更要寻一个光明正大的理由。那么,寡人为新登基的帝王,重用朝中新人又何妨?不管是文举人还是武举人都是一样的题目,群英荟萃聚集一堂,择状元授予重任,这可是戏折子里明君的戏码。

  赵昭作为昏君界的萌新玩家,又有好几次失利的前科,昨夜她特地仔细翻看了《明君手札》,根据这份反向攻略的第二章 第七十八条训诫所言:授官需慎重,倘若德不配位,能力未逮,国之忧也。

  赵昭不仅要任命一个朝堂新人为重臣,还要在其中找一个最不靠谱的当状元。

  作者有话要说:  爱你们,么么哒

  PS:晋江文学携手作者祝亲爱的读者朋友们:春节假期,平安康乐!同时温馨提醒大家勤洗手 戴口罩 多通风 少聚集

  第15章 雍州人士

  苏无疾从未想过自己放弃了,竟然能有此意外收获。

  他若为皇城司提点,能所为何事?

  苏无疾压下心中情绪,克制地提笔写下多年所想。

  放下笔之后,苏无疾捏了捏鼻梁,不小心抬头,正与御座之上的陛下对视,九珠冠冕之下的面庞看不清晰,只见其仪态威严,恍若神明。

  苏无疾低头,幸好陛下并未怪罪,他便松口气,再检查了一遍自己的文章。

  勤政殿左右两边香炉内的香快燃尽,礼部尚书上前询问赵昭:“陛下,时辰已至,是否结束殿试?”

  赵昭点头,九珠冠冕晃动了一下,吓得她赶紧正襟危坐,免得冠冕掉下来,那真是史诗级翻车现场。赵昭并不想用这种丢脸的方式树立自己的昏君形象。

  接到赵昭的旨意,礼部官员上前一个个收文举人的殿试答卷,兵部官员学着礼部同僚的样子,业务不熟练地把武举人案几前的宣纸收起来。

  在御座上无聊呆坐的赵昭俯视着下面的举子,他们终于不是低头后脑勺对着她了。

  这一届举人看起来都很年轻啊,赵昭看了一会儿,呆住了,脸上抹□□,嘴上涂口脂是什么鬼?

  赵昭此前面对的都是父皇留下的老臣,虽说一直想着要提拔朝堂新人作为心腹,可此时此刻看着朝堂新人们,赵昭一脸懵逼,寡人尚未涂粉作红颜打扮,卿等怎么如此……明骚。

  赵昭也是听闻过榜下捉婿的传统的,看看那位弱不禁风的美少年,即使是更喜欢旁边俊美青年的长相,赵昭也不得不承认单纯以容貌论,美少年如同明珠一般烨烨生辉,吊打在场所有人,包括她自己。

  赵昭心中默默流泪,这真是一个悲伤的事实。

  赵昭接受了这个事实,她想了想,大概是这届新科举子们太过年轻了,都还没接受过生活的毒打,所以不肯服输,拼命涂脂抹粉地打扮自己,好让京都闺秀们也分半个眼神给他们。

  咸鱼一样的赵昭就从不会有这种少年烦恼,也理解不了。

  赵昭没有兄弟姐妹,不过太后娘家那里倒是有几个适龄人选,太后也一直都夸自己娘家的几个子侄不论男女都长得好看,还强烈要求赵昭去看看表姐表妹们的长相,说是能以管窥豹,猜出全家人都长得好看。

  赵昭当太子那会儿起,就知道对于自己的容貌是听不到什么公正的评价了,毕竟她问一句吾与城北徐公孰美,一定是寡人美。

  但是,这不代表赵昭不喜欢听这种彩虹屁呀。

  太后不夸自己,一直夸娘家子侄长得好看,这让赵昭有些微妙的不爽。

  不过,赵昭多少也猜出了太后的打算,太后一定是想要让寡人寻几个青年才俊给表姐表妹们做媒。

  赵昭决定孝顺一点,遂从御座上站起来,缓缓走到殿下,问道:“卿是何许人也?年岁几何?”

  姓名、年龄、家里几口人、成亲没?

  赵昭的眼神透露出她想知道这一切。

  卫颜慌忙站起来,虽慌乱却举止有度,腼腆恭敬地回答道:“学生姓卫名颜,字雍州人士,排行第二,年十九岁矣。”

  卫颜本来心里有点慌,想起那些无聊的文人在背后说他长得貌美,当今陛下是女帝,说不得就要纳他入后宫,可他从外祖父和荀兄的口中得知陛下绝非看中美色便要强夺的昏君,心中自有沟壑,如今陛下虽来问他年岁籍贯,眼神却十分清明,只是单纯的欣赏自己。

  卫颜回禀之后,就听见陛下转身去看了荀兄卷子,询问了他同样的问题,还与荀兄多说了几句话,更是放心了。

  赵昭问完两个人之后,看见一旁收卷子的礼部尚书用无比欣慰又纠结的眼神看着自己。

  赵昭后知后觉地想到她大概是被误会了,赵昭沉默了一下,自己的节操在大臣心里究竟有多少?

  大概是皇帝这个职业需要的节操下限太低,即使是赵昭的父皇,也是励精图治,但是私德不修,后宫美人是不少的。

  赵昭自诩为五讲四美三热爱的新时代昏君,奈何大臣们都要用无节操明君的目光来看待她。

  考虑到自己的奸臣小团体还没打造完,赵昭不宜这个时候就把礼部尚书安排上。

  赵昭决定暂且先放过他,等她找到心目中的盖世奸臣,一定立刻马上让他回乡养老!

  忍一时风平浪静,赵昭假装什么眼神都没发现,走到武举人那里,和文举人特意练过的馆陶体相比,武举人的文章先不说语句是否通顺,内容又怎么样,字都像是狗爬的。

  赵昭一路看过去,咦了一声,这人应该也是武举人,竟然也会写得一手馆陶体,端庄秀丽看着就养眼。

  虽然人长得不像刚刚荀知简和卫颜二人那样貌美,但在一群凶悍的武举人之间,他皮肤稍白,有文人的儒雅端正气质,虽然长得普通,但看着挺顺眼。

  不过他面前的卷子已经被收走了,赵昭看到的字体是他的草稿。

  赵昭为了洗脱自己觊觎臣下美貌的黑锅,也与他说了几句话:“卿是哪里人士?作为武举人,倒是写得一笔好字。”

  苏无疾微微抬手,回道:“学生姓苏,名无疾,雍州人士。”

  苏无疾知道此时他若是把自己既是文举人又是武举人的事禀告陛下,定能赢得陛下重视,但他还是默默隐下了这些话。

  并非他羞于自夸,而是苏无疾愿意相信陛下,既然陛下能够在殿试中摒弃文武成见,也定能选出名至实归的锦绣文章。

  作者有话要说:  赵昭:请大家相信寡人,绝对不会对大臣下手的

  作者菌:好叫陛下知道,你插的旗已经遍布七大洋了

第14章 殿试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寡人只想当个昏君大结局+番外章节

正文卷

寡人只想当个昏君大结局+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