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纪二公子(上)
“大楚西北, 靠近月牙国交界处,土地相对贫瘠,但风景秀丽, 无丛林草木, 多为高山戈壁。西北幅员辽阔,皆为大开大合之气势,别有一番美感。
但抛开风景秀丽,大楚西北还有许多不可忽视的事实。
先前久居长安,对长安以外的地方并不了解,虽看过一些书, 也只知道西北百姓生活较为艰难。我学疏才浅,这一路向西北而来的亲身所感, 文字难以描述, 只好简单说一说我的所见所闻。
昨日离开滠口村, 告别了张叔, 我在他家借住的这几天非常愉快, 走之前给他家里人拍摄了几张照片,算得上是对他的感谢,我也如以往一样和他们一起拍了一张合照,以此来留作纪念。
离开滠口村之后,我再一次踏上了前往西北的旅途。为了去看看那些没有人看过的风景, 我并没有走官路,此举虽然有些冒险, 但我却并没有犹豫。每到这时,我就会很感谢我的三弟,他每日都在学武,和他住在一起的那些日子, 我也经常和他一起跑步打拳。那些时日,我不仅在皇上的护卫那里学了一些招数,身体强健了不少,还得到了一些馈赠,如今身上带着可以瞬间解决野兽的毒药,不然面对这条路,只怕还是会退缩。
途中经过了一片人烟稀少的荒地,路上杂草丛生,还遇见了一颗大树。这棵树已经干枯了,树上还有一个鸟窝,里面有三颗蛋,鸟儿不在,大概是觅食去了。
看见这样一窝还未出生的鸟蛋,我心里生出喜悦来,就像是看见即将发芽的种子,它们让我感受到这样蓬勃的生命力。
在心里祝福过它们之后,我没有过多停留,很快就离开了。当时我已经在这样一个荒凉的地方走了许久,水壶里的水还有一半,但我不清楚前面还有多远,不敢贸然喝完。幸好并没有遇见蛇虫,虽然过程比较辛苦,但总体上也还算顺利。
抵达望山县的时候已经将近酉时了,我当时又累又饿,很想立即找个客栈好好休息一下,最好是家乡旅馆,每次住在那里,我都会很安心。
虽然当初离家的时候,哥哥是我最大的支持者,但我知道他还是担心的。走在外面的这一年,我住过许多家家乡旅馆,在那个‘纪’字里得到了许多温暖。甚至在很多时候,我怀疑掌柜的已经知道了我的身份,只是为了配合我要的自由,没有明说罢了。
这一年以来,哥哥虽然不在我身边,但他的关心却从来都没有离开过我。自从哥哥回到我的身边之后,纪二公子这个称呼一直都让我感到骄傲。
话说回来,当时的我已经疲惫到脚都快要迈不开了,但我却在望山县的县门前站了许久。倒不是因为真的走不动路了,只是那一切太令我感到震惊了。
望山县,顾名思义,是一个县城,但它却连店铺都没有几家,沿路可见都是贫苦的百姓,衣衫褴褛,瘦骨嶙峋。我自认为这一路走来已经路过了许多贫苦的地方,但没有一个地方,能给我望山县这样的震撼。
我脑子里长安的繁华与眼前的场景重合起来,一时间我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心情之复杂,不是言语可以概述。
大楚已经成了公认的最强盛的国家,但还是有许多百姓过着我之前完全想象不到的生活。我不能想象,这是世界上还有多少人连温饱都是奢望。
目前,我住在望山县的唯一一间客栈里,客栈老板很好客,给我准备了当地最特色的美食,我吃了两碗饭,但心里却还是十分难受。
今日下雨,我决定在客栈里休息一日,明日便出门去看看。
这里望山县,大楚最西北边界的小城,月牙小国交界处。
元康四年五月二十八日早。”
写完之后,纪长谦拿了一个信封,将这几张信纸和照片装起来,又从脖子里拉出一个绳子,勾出里面的图书馆通行证,按下密码进入了图书馆,轻车熟路打开了一个储物柜。
储物柜里放着一瓶可乐、几块小蛋糕、一盒拍立得的底片以及两块电池,上面贴着一个便签,写着“二哥注意安全”,一看就是平安给他准备的。
储物柜最里面还有一瓶矿泉水、一个钱袋、一套衣物、一个令牌、几块压缩饼干和用木盒装起来的珍贵苹果,是哥哥给他的应急物资,里面的东西他只用到过两次。
这些东西将整个储物柜放得满满当当,纪长谦心里也是满的。
纪长谦将纪平安给他准备的东西拿出来,将信封放了进去,然后又回到了客栈。
第二天天气很好,纪长谦换了一身干净的衣服,背好自己的东西出了客栈。虽然这里的老板看起来很好,但在外面漂泊的这一年时间,他已经养成了不会轻易相信任何人的习惯。
今天时间还早,望山县比他在他前日里看见的要热闹一些,但依旧是他目前所见过的最落后的地方。
纪长谦在街头吃了一碗馄炖、半个饼,又买了一些肉饼分给街头乞讨的孩子们。
现在纪言的铺子几乎开遍了全国,纪长谦虽然坚持低调、不暴露身份,但他也不是那种会委屈自己的人,每次去纪言铺子里拿钱的时候,一点儿都不客气。他虽然深知行走在外财不外露的道理,穿着也向来是舒适就好,但那张嘴早就被纪言养刁了,在吃食上从来不会委屈了自己。
有一次他跟着一个老农进了山,已经地方偏僻,有一个多月没去支取银钱,被纪言得知之后,纪言和纪平安轮流在图书馆里等了他好几日。隔段时间就取一笔钱,仿佛已经成了一种约定。
纪长谦为人大方,因为纪言的身份,又见不得百姓疾苦,这一路走来帮助过很多人,但很少会给别人钱,买东西倒是大方的很。现在街头这么些孩子,他愣是一个都没落下,买了三十多个肉饼才算结束。
“你一直都这样吗?”
纪长谦闻言回过头来,看见一个皮肤很白的姑娘。眼睛大大的,不知道是不是当地特色,那个姑娘头发带着点自然卷,穿着很有当地特色的服装,看起来很漂亮,阳光之下,纪长谦有些被晃了眼,“什么?”
那个姑娘看着他笑了笑,露出了一对可爱的小虎牙,“我问你一直都这样吗?”
“什么样?”
纪长谦并不是那么会以貌取人的人,这都要得益于在长安城里十几年来的所见所闻。好些长的挺不错的男人女人,行事作为都挺不讨喜的。
但这个女孩真的是太白了,纪长谦看着她,有些感慨,他之前也这么白,跟哥哥一样的,在外面流浪了一年,已经黑了好几个度了,也不知道之后还能不能白回来。他虽然不是注重容貌之人,但他真的很想跟哥哥一样白。
“财不外露,你这样,也不怕招了旁人歹心?”
“一些肉饼而已,算不上什么财?”
那个女孩儿闻言便笑了,“一看公子就不是本地人,你看看周围。”
纪长谦随意看了看,的确好多人正盯着他看呢。但这样打量的目光,他早就习惯了。
就算是在长安城,加上皇宫,也没人比他哥更有钱,纪二公子名声响亮,是最招人羡慕的。
“你果然不是一般人。”
纪长谦坚持,“我就是一般人,没什么特别的。”
姑娘耸了耸肩,“好吧,我叫白丹,你呢?”
“齐谦。”
突然遥遥传来呼喊,一声接着一声,“小姐!小姐!”
白丹脸上的笑瞬间凝固了,看了纪长谦一眼,抓起他的手腕就开始跑,纪长谦不明所以,被这么拉着跑了好久。
看那些人的称呼,白丹估计是哪家的小姐,私自跑出来玩耍被家里人发现了。
但纪长谦觉得有些奇怪,她明显家境不一般,但稍微富足些的家庭,为了孩子的教育也好、家族的发展也好,都会搬去繁华一些的地方。
不过这终究是别人的事情,纪长谦没有多说,只问:“他们是谁啊?”
白丹体力很不错,跑了这么久,也只是轻微喘着气,“一群没意思的人。”
“现在大麻烦已经甩掉了,我现在心情好,你这个一般人想做什么,我陪你啊,我对这里特别熟。”
男女授受不亲,这分明是个未出阁的姑娘,按理说纪长谦应该拒绝才对,但看着白丹那双灵气十足的眼睛,他忽然就说不出一句拒绝的话来。
白丹没有骗他,她的确对这里很熟悉,带着他去了许多旁人不知道的地方,纪长谦甚至在某个戈壁上看见了古老的壁画,看起来壮丽而悠远。
两个人相处起来也特别舒服,白丹从不扭扭捏捏,做事说话都很大方,不似长安的女子矜娇,也不似江南的女子柔弱,就像哥哥图书馆书里的那些女孩子。
两个人每天早晨都会在街头碰面,然后一起去看这西北的民俗和风景,白丹对纪长谦的拍立得很惊讶,也曾无数次感叹于他的学识,但从来没有问过他的身份。
几天相处下来,纪长谦觉得白丹就是志同道合之人。
直到第五天,白丹没有如约出现。
纪长谦算算日子,差不多要离开了,他在望山县等了她三天。
他们甚至都没有说一句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