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梦见左拥
当赵祯第一次见到皇宫, 是震惊的,这巍峨的城墙!
真不是抵御敌军的外城吗?
谁家皇宫的城墙建的这么高的?
进到内城,赵祯了还好, 两个孩子的小嘴就没闭上过,这已经颠覆了他们的认知,比起他们原来的家,更加的大气宏伟。
进到屋内后,赵昀作为皇子,有自己的院落, 不过离赵祯和庞玉燕住的不远,有点什么事, 可以在最快的时间内被发现。
当然了,赵昀才不过四岁,这时候还是跟父母在一个院里。
他们老赵家,才没有把崽小小年纪就丢去一个人住的习惯,就是赵爵,那也是六七岁了, 在众朝臣的抗议下, 才自己住的。
要不是有那些叽叽歪歪的朝臣们, 说不定赵恒在他弟弟十几岁,还带着一起住呢。
毕竟他上哪个爱妃那睡, 都不耽误他跟弟弟一起用餐等等, 想想那么小的弟弟一个人住, 怕是会感到害怕吧。
就是赵恒自己, 那也是挺大了,才自己住,后来他爹当了皇帝,他就有了自己的府邸。
说起来他爹也没带过他,所以他对弟弟的感情着实不一般,他自己亲生的儿子,都没这么带过。
“小叔叔你太厉害了,这床,睡十个人都不怕挤了吧?”赵祯看到他那巨型的床以后,简直了,哦不,这边叫做炕,夏天自然有别处可以睡,这里是冬天温暖的小窝。
“那必须的,就是要这样宽敞。”赵爵让赵祯试试床的厚度,那可是专门准备了垫子的,“摸摸,软乎不。”
“地板都是软乎的。”赵祯脚踩的跟棉花似的,一脸享受的表情说道,“小叔叔你太棒了。”
“我那是为了你吗?我那是为了我的乖侄孙和乖侄孙女。”赵爵开心的说道,“是不是啊,我的小乖们。”
“对~”两个孩子一左一右,欢快的回应。
“……”小叔叔你变了!你再也不是那个疼爱他的小叔叔了!
是的,他现在是疼爱侄孙和侄孙女的快乐的祖祖!
硬邦邦的侄儿,哪有软萌的侄孙侄孙女可爱?
傻子都知道怎么选择了!
当然是左拥右抱!
作为强壮的汉子,赵爵扛着两个孩子,一点都不觉得累,就是举起一个壮汉,他都是轻而易举的事,更不要说是两个四岁的孩子了。
不知道是不是错觉,赵祯总觉得,他儿子赵昀似乎来北方以后,变的开朗了不少。
不再像以前那样稳重老成,要知道,对一个四岁的孩子来说,稳重老成这四个字,实在是太沉重了。
赵祯是想早点将位置传给他儿子,但是,不是这样拔苗助长的传位。
现在看到赵昀跟在小叔叔后头那傻样,嗯,确认过眼神,是他的崽没错。
比起赵昀,他家小公主要更加的无忧无虑,当然了,四岁的她也已经开始识字了,他的女儿可以废柴,却不能大字不识!
打小就要感受来自学习的压力,哪怕是做公主,也是不容易的。
不过对教育孩子,赵爵是不准备插手的,毕竟那是赵祯的孩子,要怎么教育,还是要看赵祯自己的意愿。
就像赵爵当年,也没说一定要赵祯变成什么样的人,稍稍的一直在调整。
反正到最后,赵祯还是成为了大宋最优秀的皇帝。
他相信,赵昀也是会一样的,反正只要孩子不走歪路,他是绝对不会出手的。
“小叔叔你怎么都不会老的?”赵祯在吃饭的时候,随口的说道,他是隔了三年多没见他小叔叔,想的紧了。
“老什么老,我才不到四十岁呢。”赵爵白眼飞过去,就是现在,他都是化妆了出门的好吗!还不够老吗?
“这皮肤,比我都好。”赵祯啧啧称奇的说道。
“那当然了,我可是喝仙露长大的。”赵爵骄傲的说道,半真半假的回答。
“感情我们喝的还不是同款露水啊?”赵祯无语的说道。
“那必须的,你个小孩子家家的,要喝什么仙露。”赵爵嫌弃的说道。
其实赵祯还是看着挺年轻的,哦不,他本来就年轻,如今他也才二十四岁而已。
只不过有他小叔叔罩着,当然了,还有他八叔和大伯照看着,早早的就参与了朝政。
他要是还在那刘氏的手底下,按照庞昱的记忆,他要今年才能正式的接管朝政,想想都觉得憋屈。
不过有叔叔们的帮忙,赵祯小小年纪,已经眼光毒辣,更是不把那些朝臣放在眼里,也不算是不放在眼里,毕竟能坐上这个位置的,智商都不低。
好在有赵爵找来的寇相,还有赵爵他岳父庞太师,两人合作,将那些朝臣无情的镇压。
那些个朝臣再怎么闹腾也掀不起什么浪花来,该干活还是好好干活的。
当然了,那些朝臣在汴梁怎么疯,赵爵可管不着,随后两天北方开始降温,赵祯一家依然在温暖的室内,享受难得的假期。
朝臣还没过来,没大臣怎么上朝?
赵祯就这么理直气壮的休假了,可怜的户部,被赵祯活生生的无视了。
反正差不多大半个月吧,那些个朝臣才陆陆续续的到达京城,同时被京城的巍峨所震撼。
跟这里一比,汴梁城简直就像是小县城,完全没有可比性……
朝臣上岗后发现他们工作的地方更大了,休息室也非常的舒适,沙发地热,一样都不缺,比起汴梁来,这就跟升级了一样。
升级这个词,也是最近才听说的,反正就是比原来好。
这么一来,朝臣的怨气好像也没之前多了,甚至想不起来,先前为什么打死也不肯来了。
是不愿意背井离乡?好像也不是,他们大都不是汴梁本地人,很多都是从外地科考过来的,到后来官越做越大,自然就在汴梁城扎根了。
谁能想到,京城还能搬迁的。
好在走水运,速度快又稳当,还不用担心水匪,是的,水匪什么,都快绝迹了,也是比较难的,赵爵拉着他的水师,让他们没事就溜达,看到水匪就清理一下,正好增强一下实战经验。
水匪都哭了,为什么偏偏要拿他们来练手啊?
唯一让朝臣们不满的是,宅子是够大,可是为什么没有地暖?
赵爵才不管他们,建宅子的钱先给了再说别的,至于自行去找人装地暖?不好意思,整个北方,能装地暖的,全是他的人。
来都来了,还能走不成?
朝臣除了乖乖交银子,还能怎么办,跟赵爵斗?
谢谢了,如今的京城就是赵爵的地盘,吃喝拉撒,只要你想的到的,都跟赵爵的买卖有关系。
先前还想算计赵爵的银子,现在好了,反过来要送银子给他,还有比这更心塞的?
而且赵爵的理由很充分,建造城池的银子是朝廷的,你们是想欠朝廷的银子?
那是不可能的,敢欠朝廷的银子,那等于就是把那乌纱帽还给皇帝,这么辛苦才读出来,好不容易当官了,就因为这么个小宅子,把乌纱帽送出去,那是不可能的!
反正陆陆续续的,就有朝臣将银子交到了户部,对此户部的人每天都是眉开眼笑的,这可都是银子!
户部是大宋最难的部门,大宋就好像一部运行的机器,什么地方都需要花费银子才能运转的起来,至于贪,呵呵,真以为如今大宋的银子这么好贪吗?
就他们户部内部,每七天就会检查账簿,全部人分开查账,一有不对,就立刻全部停职,一直到查清楚为止。
简直不要太吓人了,据说这个方法,是襄阳王的王君想出来的,更不要说皇帝还专门搞了廉政的官员,只为了盯梢,当然了,他们并不是只盯梢户部,他们是所有朝廷的部门都盯梢,连他们自己内部都不放过。
在大宋,你想赚钱可以,贪污,就是不行!
没有道理可言,自打赵祯上位以后,光是大宋关于贪污的律例就改了几回。
被打入天牢的贪污犯也是不少,基本抓到一个就没有轻饶的。
不要存在侥幸心理,大宋的朝臣俸禄这么高,还这般不要脸的贪,活该被打入天牢。
估计这一届的户部,是有史以来,户部最清廉的,实在是没有办法不清廉。
更何况那些个花楼的职业,在赵爵严厉的打击下,几乎快要从京城消失不见了。
赵爵就是以抓邻国探子为由,顺便就打击了不少,大宋人口缺的要死,他们还拿那些姑娘去做那样的生意!
敢去花楼的纨绔,都没有好果子吃,因为朝臣没有胆敢去的,也就是家里有钱的纨绔,问为什么单指有钱的,而不是有权的,不好意思,有权的家中的纨绔,都在温山书院关着呢。
想出来逛花楼那是不可能的,要是被书院发现,怕不是要打断他们的狗腿?
更怕是要他们抄写院规,院规也不是太长,也就堪堪一本大宋律例这么厚的样子。
其实温山书院的院规,就是大宋律例,敢违反的,基本要么充军,要么砍头。
赵爵觉得凭什么做坏事了就充军,以为边军是收垃圾的吗?
全部丢去挖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