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
水弯村家家户户都种了不少桃子,除了吃之外,很多桃子都被王家收购做了桃子酒。
如今研究出了保鲜技术之后,王家也开始研究能不能直接把桃子汁保留下来。
成果,非常显著,原本只能保存个一两天的桃子汁,现在可以保存好几个月都不会坏了。
这桃子汁没有什么技术含量,但水弯村的桃子好吃呀。
这些桃子,水嫩多汁,经不起马车的颠簸折腾,没法直接运下山去卖,但是榨成汁之后,运输就方便多了。
王家靠着出售这些桃子汁赚了不少钱,如今日子也过得相当红火。
两位家长喝葡萄酒,三个孩子喝桃子汁,大家一起碰杯,享受这难得的一餐。
“还是姆父做的菜最好吃!”许久没尝到姆父手艺的成平成安忍不住赞叹道。
邵清仪听到孩子们的夸奖,心里喜滋滋的,他笑着说道:“以后姆父会尽量抽时间给你们做饭吃的。”
两个孩子闻言却摇了摇头:“不必了,姆父你工作那么忙,已经很辛苦了,没必要为了我们亲自下厨。”
邵清仪听着孩子们懂事的话,心里很是感动。
但他还是依旧笑道:“没关系,抽出时间做一两顿饭耽误不了多少时间的。姆父也不希望,在你们的记忆里,姆父永远都在围着工作转呀。”
贺长季闻言也有些感慨:“清仪你说得对,我们这些年忙这忙那的,的确已经很久没这样静下来和孩子们好好地一起吃顿饭了。”
说着,他把杯中的酒一饮而尽。
“慢点喝,这酒后劲大。”邵清仪见状,忙劝道,“等会儿你要是醉醺醺的,我可不让你进屋。”
闻言,贺长季不禁脸色变了一变。
在外叱诧风云的贺大将军,最怕的也不过是夫郎不让他进屋罢了。
他看了看已经空了的酒杯,苦着脸道:“这,我这一杯酒都已经下肚了,也没法吐出来……”
邵清仪闻言笑道:“行了,你慢点喝,就不会醉的。”
说着,邵清仪轻轻抿了口自己杯中的酒,在口齿间绕了一圈,然后咽下。
邵清仪还是头一次喝到这种醇香型的葡萄酒,他忍不住赞叹道:“王家酿的酒,果然大有不同。”
贺长季闻言也笑道:“那是自然。这梁国,像王家这样与酒打了几百年交道的,也是少见啊!”
看着三个孩子吃得慌,贺长季忍不住说道:“下回啊,阿爹也给你们下回厨,免得你们都忘了,阿爹也是会做饭的人。”
“诶,阿爹还会做饭嘛?”从未吃过阿爹做的菜的成敬疑惑地看着贺长季。
见成敬一脸不相信的表情,贺长季怒了:“那是!你问问你大哥二哥,他们小时候,是不是都是吃阿爹做的菜长大的?”
成敬好奇地看向两位哥哥。
只见两位哥哥点了点头。
还不等贺长季露出得意神色,就听成平成安一人吐槽了一句。
“也就能吃。”
“糟蹋食材。”
这评价,可把贺长季气了个半死。
“好小子,你阿爹我做的菜,虽然没有你姆父做得那么精致美味,但也没有那么难吃吧?”贺长季气恼道,“你们小时候不是吃得挺欢的吗?”
“形势所迫。”
“别无选择。”
两人一人一句的反驳,让贺长季更加生气了。
“明天中午这餐饭,我包了!”贺长季怒道,“我让你们尝尝阿爹的手艺!”
“好呀好呀!”成敬非常配合地拍手赞叹道。
成平成安却是淡淡地回了句:“加油。”
贺长季一口气差点没上来。
他忍不住向邵清仪哭诉道:“清仪啊,咱家俩孩子,什么时候变成这样了?”
邵清仪看父子几人的热闹正看得开心,突然被贺长季叫到明天,他笑得一脸无辜:“大概,就是在我们忙于工作的时候吧?”
可怜的贺长季这才发现当年的贴心小棉袄已经长成了糟心大斗篷——看着好看,实则漏风的那种。
但不管怎么说,这一餐对于贺家人而言,都是值得纪念的、充满回忆的一餐。
第二天,一家人早早起床,开始为做月饼准备了起来。
做月饼的主力当然是邵清仪,成平成安两位是小帮工,至于成敬,则是继承了哥哥们的衣钵,成了新任点花工。
而另一位家长则负责烧烤箱。
新房子里没有烤箱,贺长季需要回老房子烧。
邵清仪一边揉面,一边教几个孩子其中的关键步骤。
成平成安听得认真,暗暗把关键步骤都记在了脑子里,而成敬虽然听得也认真,但毕竟年纪小,听得半懂不懂的,只觉得这月饼做起来好像很难的样子。
先是做水油皮,做完水油皮之后再是做油酥。
今天做的月饼馅有两种,一种是蘑菇腊肉馅儿的,一种是莲蓉豆沙馅儿的。
把水油皮与油酥混合,再通过多次擀平将其叠加为多层面皮,最后再把馅料包裹起来,稍稍压平,就是一个月饼雏形了。
这些步骤听起来容易,但每一项都非常考验功夫。
成平成安花了不少功夫,才学会了如何不多不少地把馅料包进去。
做好了月饼雏形,就轮到成敬这个小小点花工上场啦!
所谓点花,就是用印章之类的东西,蘸上食用色素,在月饼中间点上一朵花纹。
点花除了装饰之外,最重要的作用是区分不同馅料的月饼。
自家吃的月饼,也不必太讲究。邵清仪直接用家里储存的原本用来包粽子的老笋壳叶随意一卷,再用棉线系紧,卷起来的部位,就自然呈现出祥云图案了。
成敬小盆友捏着小小一撮笋壳叶,在姆父提前准备好的红色色素水里蘸了蘸,然后印在了做好的月饼雏形上。
一个漂亮的祥云图案就出现了!
成敬小盆友对份工作感到非常的新奇,从缓缓的一个个盖章,渐渐的就变成了又快又稳地迅速盖章。
不一会儿功夫,就把大家做好的月饼都给盖完了。
得亏他们现在做的都是同一种馅料的月饼,不然被成敬小盆友这么一通迅速盖章,就又分不清哪个是哪个了。
正好,已经把烤箱烧热的贺长季也过来看这边的进展,一看已经有好些月饼准备好了,他就端起这些陶盘拿去烤箱进行烤制。
邵清仪昨日买的材料量很多。
整整忙活了一上午,才把所有材料做完。
后面没法点花了的成敬小盆友也加入了做月饼的行列。
他的手太小,没法包月饼,但是把圆滚滚的月饼压扁还是可以的。
做出来的第一批月饼,大家都已经尝过了。
表皮酥脆得掉渣,内陷儿鲜咸软嫩,一口下去汁水横流,鲜香四溢,真是让人欲罢不能。
不过月饼虽然好吃,但也容易饱肚。
几人吃了一个尝了味道之后就没再吃,而是包起来挨家挨户去送了。
第一户自然是邻居黄大妈家。
昨晚经过一番拉锯战之后,邵清仪与贺长季成功用购入价把家里的家禽全部“卖”给了黄大爷和黄大妈。
所以今天黄大爷黄大妈家吵吵嚷嚷的,跟个菜市场似的。
结果他们送出去一包月饼,还收回来一篮子菜。
实在拿不下的邵清仪只得让孩子们把这篮子菜先送回了家。
之后,他们一路送,一路收。
送完了,手里反倒还多了不少东西。
只能说,村子里的乡亲们实在是太热情了。
两种口味的月饼,他们自己只留了一部分。除了今晚吃的,其余的明天带回涪城给因预产期将近没能来的楚玉轩尝尝。
中午的午饭,由贺大厨倾力打造。
可惜大家吃了月饼,肚子都不太饿,虽然给面子吃了些,但肯定没昨晚吃得多,这让贺大厨相当郁闷。
他放言说之后要再做一次,让他们见识见识他的厨艺。
下午,一家人则开始收拾二楼的花园。
二楼花园当初只是随意种了些花卉。
因为没人打理,如今荒草丛生。
他们把杂草拔了,露出被挤在里面可怜兮兮的花草,然后又种上了两株小小的桂花。
这两株桂花是从一户乡亲家里移栽来的,他们去送月饼的时候,恰好看到门口放了两株。
得知是因为他们家里桂花树太多,需要把新长出来的这两株扔了之后,他们就干脆把这两株桂花树给要回来了。
两株桂花虽然很小,但已经认认真真地开起了花。
二楼瞬间变得满堂飘香。
之后再摆上一张桌子和几把凳子,晚上就可以在这儿赏月吃月饼了。
当晚,美丽的月仙子娉娉袅袅地升上了天空,洒下满地的银霜。
“真美啊……”看着又大又圆的月亮,邵清仪痴迷道。
“是啊……”贺长季看着天空,同样感叹。
成平成安看着大大的月亮,吃着甜滋滋的月饼,心理非常宁静。
只有年岁还小的成敬看了看月亮,又看了看月饼,觉得有些无聊。
“姆父姆父,你来唱首歌吧!”成敬拉着邵清仪的手说道。
成平成安闻言也看向邵清仪。
他们还没听过姆父唱歌呢。
别说他们了,就是贺长季也没听过。
所以大家都好奇又期待地看向了邵清仪。
被所有人瞩目的邵清仪笑着把成敬抱到了自己腿上,说道:“好呀,那姆父就唱首关于月亮的歌给你们听吧。”
说着,邵清仪就开嗓唱了起来: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他们从来不知道邵清仪的歌声,竟然这么悦耳。悠悠的歌声,一如这清冷的月光,动人心弦。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好好听呀!”成敬完全沉浸在了姆父的歌声里了。
其他几人虽然没有说话,但显然同样很是陶醉。
邵清仪闻言,露出一个温柔的笑:“我们一家人呀,就像这歌词里说的一样,会长长久久,千里共婵娟的。”
“嗯嗯!”成敬用力点头。
其他几人也跟着笑。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就是他们一家人,最大的心愿了。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