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火绳枪(2/2)
朱祁镇点头道:“无妨,其实添加这种结构的好处不止于此,还可以给铳管装上木质枪托,在枪托上钻孔,置一铁轴,再打造一个连杆,前端固定火绳,后端用拇指拨动,调节火绳落点。”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其他人听得一头雾水,蒋顺的眼神却越来越亮,接连拍掌叫好。
“药匣制作倒也简单,在铳管末端包上一圈铁片,凿出想要的形状,至于这枪托,以能抵在肩膀处为妙,如此更方便发力。”朱祁镇努努嘴,看向陈尚仪,示意道:“笔墨伺候。”
一阵鸡飞狗跳,准备好了笔墨纸砚,朱祁镇拿起笔,在纸上画了一副草图,魔改后的手铳已经有了十八世纪火绳枪和燧发枪的轮廓。
点火机构也简单,就是利用杠杆原理,在枪托前端钉一根钉子作为支点,向后勾动扳机时,杠杆前端下压,使火绳接触药匣,连陈尚仪也看懂了。
“陛下巧思,小的佩服。”蒋顺贴在纸上仔细观察了个遍,结构图简单明了,打眼的瞬间他便想通了。
除了增加药匣的步骤要花一番功夫外,在木质枪托上钻孔添加扳机易如反掌。
“给小的一天......”蒋顺抬头,改口道:“一个时辰足矣。”
“那朕等你的好消息,需要什么,只管招呼金大伴便是。”
得了吩咐的蒋顺抱着铳管和结构图窜出门,拐到西厢。
正堂里,朱祁镇陷入万岁英明的马屁海洋中。
改造最原始的火器对朱祁镇而言,基本上没有难度。
原本他想着将燧发枪的结构图画出来,让蒋顺试一试。
毕竟与火绳枪相比,燧发枪的操作更便捷,射击效率也更高。
但受限于此时的技术条件,大明的工匠还制造不出优秀的钢,没有钢,意味着造不出稳定的簧片,没有簧片,燧发枪成功打火的概率会大大降低,用起来反倒不如火绳枪可靠。
火器终究是要用到战场上杀敌的,可靠才是第一位。
想到这,朱祁镇有些唏嘘。
前膛枪的时代,技术进步也依赖于材料的革新,火器想要进步,也非常吃科技。
西方之所以发明了燧发枪,恰恰是因为发明钟表的过程中制造出性能稳定的钢,可以用来制作簧片和弹簧,给燧发枪的击发结构提供可靠的材料。
甚至以后后膛枪、定装弹药、和膛线的出现,都依靠各领域技术的同时进步。
没有车床和大机器,单纯依靠手工,支撑不起整个火器体系,哪怕是最原始的火器体系。
要不要点科技树呢?
点的话,技术从哪来?人才从哪来?
扪心自问,他自己肯定不行。
他所掌握的物理化学知识,更多的是局限于理论,而且太超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