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书房(2/2)

 “对,老爷说想与您单独多聊一些呢。”

 “好。”时亦把书合上。

 宋元朝着时亦看了看:“去吧,等晚上回家再聊。”

 “好”,时亦点点头,就跟着小厮来到了张府门外。

 从张府到孟府,中间只隔了两条大街,因此不过一刻钟功夫,时亦就已经坐在了孟子凌的居所里。

 这居所和他见过的其它房间风格大不相同,单单三四间屋舍座落在一片竹林之中,房内蕴藏着丝丝凉气,四面门窗皆用白色油纸封闭,透光性极好,整个房间明亮又宽敞。

 “不必拘束。”孟子凌跪坐在时亦对面,在他们中间,一个精巧雅致的小炉子,正温煮着茶水。

 “我素来不喜旁人打扰,所以这里离府中其他屋舍相去甚远,平日也不会有人过来,你以后可以安心在此看书。”

 时亦点头:“是,师傅。”

 “你坐,为师先去给你拿点东西。”孟子凌突然又站起了身来。

 “好”,时亦再次点头,在孟子凌走后,他又对着四周仔细打量了起来。

 屋内摆设整洁,除了自己中间的这一处薄毯和靠东墙的一个木桌之外,只有四周墙壁上挂了一些竹笛和木琴,一眼望去,一览无余。

 虽然摆设极简,但却又很奇妙的给人一种幽静自然的感觉,时亦摇头笑笑,可能是物似主人形的原因,这屋子也似孟子凌那般洒脱超然了。

 “哗”,木门被打开的声音,孟子凌拿着三四本书走了过来。

 “你可好奇,我为何能在十六岁考中举人?”孟子凌一进门就开口问到。

 他自顾自的在时亦面前坐下,然后把书本摆放在了两人面前。

 时亦坐的端正:“愿听师傅教诲。”

 “这里只有你我师徒二人,不必拘束,随意一些即可。”孟子凌笑道:“我虽天资聪颖,在识记一道上也颇为擅长,但你要知道,若仅靠一些纸上谈兵的功夫,想通过省试是绝对不够的。”

 时亦并未接话,只是认真的听着,等孟子凌继续讲下去。

 孟子凌略微点了点头道:“你应该知道,我景朝科举共有经义、策论两道。州试时,虽也考些诗赋,但评判优劣,终归还是要靠经义策论二道的。”

 “所以历来,读书人十分看重前人经验,这也是各位大儒名家的书籍为何如此珍贵,而且多不外传的原因。”

 时亦点头,开口道:“这些和师傅年少中举有什么联系么?”

 “这也是我今次想要告诉你的,经义一道,依靠前人经验自然能进步的十分快捷,但策论一途却变化极多,朝堂之事,天下之事,往往牵连繁多,怎能是用前人经验就可以生搬硬套下来?”

 “每一件事都应该具体分析,我能年少中举,也是因我父亲曾为衮州知州,他所经历的政事极多,而又喜欢将这些政事和解决之法记录下来,我自幼诵读,自然耳濡目染,在策论一途上占尽了便宜。”

 “可是我也知晓,我能年少中举,其中气运成分也是占比颇大,这种经验之谈并非稳固。”

 时亦听后了然的点了点头,“那按师傅之意,徒儿今后应如何学习?”

 孟子凌笑了笑,“我既然收你为徒,自己是做好了打算,我曾云游各州十余年,所见所闻不知繁多,我将这些见闻都已编制成册,并且将在各州遇见的书籍都收藏在了隔壁的书房内,你若无事,尽可观看。”

 “不出两年,等你将这些书籍尽皆观看完毕,我再带你出去游历两年,见见其他州府的风尚。”

 孟子凌脸上笑意渐浓:“你本就天资聪颖,又有我和张伯父如此细心栽培,未来成就,必定远超于我!而且四年之后,你也仅仅只是十五岁的年龄,到时,是否会连中三元也未可知!”

 作者有话说:

 新文开更,感谢支持

第9章 书房(2/2)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男配科举纪事章节列表在线阅读章节

正文卷

男配科举纪事章节列表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