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我来了,那个地方(2/2)
来接他们的村校长,姓刘,说话没有一点架子,还很热情地帮她俩搬行李。
去的路上,带队的指导老师嘱咐了两句,便急着赶往下一个支教点。
从镇上去村里,少说也有个15公里,需要二十多分钟。
刘校长将前排的车窗摇下,将手臂靠在车窗的槽上,随口问:“看你们,年龄还小吧?”
苏欣和胡蕊点头。
“那什么,我提前给你们说一声,共有三十个娃娃,三个教师,听说你们有个外语系的?”
苏欣回了声,“我就是。”
刘校长长哦了声,叹气说:“娃娃们英语基础不好,多少个英文字母都分不清,你可得好好上上心。”
“好。”苏欣回道。
她早就猜到了,大抵是觉得学外语的教英语,都比较专业。
苏欣看向外边,全是山脉。
从镇上到那个村小学,还得经过别村。
路过村口时,苏欣看见,墙上用白漆粉刷着一行大字。
「若敢点火,抓去坐牢!」
这标语,吓得苏欣缩了缩脖颈,咽口唾沫。
刘校长从后视镜看到后,用习惯的语气说:“这个嘛,没办法,不这样写,有的村民不自觉。”
苏欣嗯了声。
也是,在山区嘛,自然得注意,防火。
“对了,一会到了学校,你们和孩子们,一块去山脚下送水。”刘校长冷不丁地冒出一句话。
苏欣疑惑,去山脚下送水?
胡蕊胆大,直接问:“老师,那山脚离学校不是远吗?能去得了?”
刘校长给两人解释,口吻里还透露着几分心疼:“山脚,就在离学校一公里的地,近得很,也不知道是哪个挨千刀的,在山里抽烟,估计是烟头没灭,这不,烧起来了,从学校门口,看那山里,就跟火云似的。等人灭完火,我想着去山脚下给人送点水。”
两个小姑娘面面相觑。
苏欣这才懂了,为何村里的墙上,要写那么大的标语。
现在看来,还是写小了。总有人,眼瞎。
“喏,这就是**山,也算是个景点,瞧那火,真猛。万幸,这景点没开放,不然,人命就糟了。”
刘校长将车开到巷子门口,指着一公里的火山,心存侥幸地说。
苏欣循着人的视线望去。
山的上方,浓烟弥漫。
山体更是一片火红,比晚霞的颜色还要亮和混浊。
苏欣仰头,将目光落在那滚滚烟雾中,唏嘘说,“看样子,火一时灭不了。”
刘校长也叹气,“谁说不是呢,那消防员,有的忙了。对了,这便是我们的学校——***小学。”
苏欣这才收回目光,看向学校。
学校在一条窄巷子里,门的大小,就跟村里各家各户的那种大门一样。
校门的上面,甚至没写校名。
不过,巷子里散养的两只鸡,倒是吸引了苏欣的注意力。
许是表示欢迎,时不时地仰着脑袋,嘎嘎嘎地叫两声。
学校的对面,是一条细长的小溪。小溪的旁边,三五头黄牛哞哞地叫着。
这幅景象,令苏欣想起了一句诗。
敕勒歌里边的:风吹草低见牛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