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十一)倒v开始

  有一个朝露浓重的凌晨, 一辆装饰朴素的牛车驶出小野宫的东门,一路向南地离去,抚子自此被送走了。下人之间, 突然流行起一种说法,说曾经寝同衾, 食同器的兄弟,也有反目成仇的一天,世事竟是这样无常。几个先前侍奉宇多内亲王的侍女终日以泪洗面,总说着不如就此出家, 斩断红尘罢。

  八月末的一个傍晚, 定光大进要求与藤权介面谈。得到允许来到藤权介的面前,就说,“您去对公子道歉罢。”

  藤权介原本以为哥哥那里出了事情,这才应允这回的见面,因此舌挢不下,“他要求你这么说的么?”

  定光大进也大为吃惊, 觉得藤权介年龄长了一岁, 说出来的话却好像倒退了一岁,“夫人在世的时候, 日日夜夜陪伴在公子的身边。此故我片刻不离夫人的左右。她寝食难安, 时常因公子的事情而堕泪。那种溘然长逝想必与这其中有脱不开的关系吧。”

  藤权介想, 他若不提及母亲,我都快将这人给忘记了。分明是自小陪伴在身旁的人,可越到长大, 心里对她的记忆就越加稀薄。就算尽力公平地去看待,仍然觉得一定是陪伴逐渐消失的缘故。以至于“母亲”一词,在知情懂事的时候, 沦为如白马节会上的白马一物,自己只是站在台阶上一年一回观看白马的人。临终前的几个月,她一直形影不离地呆在哥哥的身边。正因为清楚地知道这件事,故而如今只要经由别人的提醒而想起这个人来,心里就觉得很厌烦。

  就说,“事到如今,才与我来说这些么?你倒是一个不得了的忠仆呢。但想用这种话来打动我,还是免了吧。”

  定光大进道,“想您从前,从来不会这样冷酷。现在想必是言不由衷了。”

  藤权介想,“我以前倒是有点言不由衷呢,现在倒有底气把话说开了。”

  大进继续说,“我现在想对您讲一件您不知道的事,希望您能够安静聆听。”

  于是开始叙说,宇多内亲王尚且在世的一个夜晚,正逢藤中纳言遭受那种异常病痛的折磨。因藤中纳言之事萦绕在心中,宇多内亲王郁郁寡欢,辗转难眠。这个时候起身出屋,心事重重之间,难免会想到从前,美满之家庭,天伦之乐事,如此种种,皆唾手可得。如今见到月色之下,小野宫镜池之幽雅如初,水仙之可爱依旧,想起鉴湖水前那个人的心境也是大抵如此,呜咽几声,不觉泪下。

  偏在此刻,借着月色,也看到夜不能寐的一人,同样在欣赏此间景色,不禁举步向前。那个人也像是心有灵犀一般,往内亲王那里回望。

  起初月光朦胧,池上有凉凉薄雾,看不很清楚。内亲王一面探问是否是她的长子,一面走到那个人的跟前。内亲王的尖叫刺醒了此间的仆人,值宿的侍从们纷纷赶来。内亲王尽力解释,“没有事,没有事。”又说,“散步时扭到了脚踝,其实并无大碍。”结果是一场闹剧,大家都纷纷散去。

  定光大进说,“可内亲王哪里会是因为扭到脚踝就大惊小怪的人呢?那个时候,我却看得很清楚,有一个背影正往内屋里躲藏,很快就消失不见了。那不应该是公子的背影吗?”

  藤权介想,母亲一定是看到哥哥的脸了。这个女人,连儿子长成那幅德行,居然也无法从心底里接受呢。但藤权介并不对此事做出评价,只说,“我这个人,一向讲求的是道理。倘若是我有错在先,哪里还用你的劝解”说完,就不理他了。

  定光大进见他油盐不进,不禁怀疑着想,倘若真的没做过那些事,论起对错来,恐怕真的难以决断了,只好告退。

  可藤权介的心里,却总是挂记着定光大进说的那些话。到了夜里,也像故事中的母亲一般难以入眠。

  先前也说,藤权介此人,向来对他人的看法耿耿于怀。时值不进油盐与耿耿于怀有所冲突,两者之间,总有一样是需要让步的。

  藤权介也在一个傍晚,来到哥哥的西之对前,事前并不教人通报。但隔着簾子,对着半空说,“我知道,您在里面罢。”

  唯独晚风抚着竹帘,房间里外,都悄然无声着。

  藤权介接着说,“也不指望您对我回答,请听我说完这些话吧。”然后独自诉说着,先前在水仙花田里的所见所闻。可是沉默的空气里,得不到任何有响动的答复。藤权介想,那么,哥哥果然很清楚。结果呢,我还以为是拥有各自秘密之间的互相隐瞒,实际上是知道对方秘密后对知道的隐瞒啊!我还认真地将此当做一件非同小可的大事,真是跟傻瓜一样。

  这个时候,藤权介面红耳赤着,也不好意思若无其事地离开,只有自己给自己台阶下了。又对竹帘说,“可为什么,要特意做那样的事情呢?我前思后想,都认为,抚子是那个女人的孩子。能要我怎样的喜欢?”

  那竹帘里,还是很沉静。藤权介偏偏认定那屋子里是有人的,接着说,“母亲之所以去世,也是这样一事促成的吧,对么?其实您从头至尾,都非常清楚,却还是对那女孩格外的纵容。为什么?”

  回答他的,居然是“嗖”的一声,有什么东西像一支箭般从竹帘里来,擦着藤权介的耳朵,“咕咚”掉进镜池里面。

  还不待藤权介回头去看,屋里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滚”。藤权介一时呆住了,竹帘像煮沸的釜盖,剧烈地翻腾起来。

  藤权介心里还有个秘密,亟待对哥哥诉说。那不能与水仙花田此类搁在浅滩上相较的更深的秘密,使得藤权介不觉站起来往前迈了一步,鼻尖贴着竹帘,手心里都是汗,“您真的那么讨厌我吗?我总以为,我们之间,不应有任何或可能成为隔阂的因素。可事到如今,并不是这样的……我总以为,您还有原谅我的可能……”

  定光大进的哀求,从竹帘里送来,“二公子,您快点走吧!”

  藤权介一怔,因那先前不曾知晓的第三者的在场,忽然心中鸣弦声大作。马上调转过头,从走廊上跑下去,又险些因为台阶而摔倒在地。

  藤权介心里不断地想,为什么我的哥哥,一回复一回的,一定要背叛我在先?抚子那件事也好,母亲的那件事也罢。在为数不多的记忆中,哪件不是自己处于委曲求全的地位呢?同样一件事情,譬如说蹴鞠,哥哥去做,母亲也只是说“小心一点”,便对他含笑看着。可但凡我将蹴鞠抱起的样子被母亲看见,她便会当着我的面把脸孔板着,一句话也不愿说。

  现今母亲既然已逝,这些小事不提也罢。那么抚子呢?抚子闯到哥哥的西殿里,抚子拉坏哥哥的琴弦,哪里挨过一句声音重点的话呢。抚子那种年纪,纵然被哥哥教导良久,书法依旧写得不伦不类,教自己也觉得不可理喻。难道年纪小就可以是被原谅的理由么?哥哥分明很清楚,但凡对我的态度,稍稍能与对待抚子那样沾边,我的心里也不会整日整夜的难受。可我的痛苦,他一点都不尝试理解。

  想到这里,脸颊一热,竟然落下几滴眼泪。今天这桩事情,更教自己无法接受,分明在替更为亲近哥哥的母亲说话,哥哥何以以那种方式对待自己?于是眼泪像大雨后的贺茂川水,越来越多,流到最后,嚎啕大哭起来。

  那样的哥哥,一定就像家眷们所说的,为邪祟所附身,方才作出那些不为人理解的行径。母亲的死亡,正如一个阻拦疯狂的闸门,在一夜之间坍塌瓦解。现今这种放肆,业经无人可挡。妖魔在附身的时候,发生了响应哥哥心愿的异变。与其说那是妖怪的附着,不如说是哥哥一昧容忍着那妖魔。

  因为丑陋的容貌加上诡异的性格,也难怪被众人疏远与不齿。藤权介心想,在那之后与女官的丑事,正与这两个原因脱不开关系。原来这世间再厉害的妖魔,也无法抵过女子的诱惑。到底女子是那妖魔的解药,还是更厉害的妖魔呢?

  那个女人,是服侍天皇出行的勾当内侍,住在连接紫宸殿与清凉殿之间的透渡殿的单间中,因那透渡殿名为长桥,人们将她称作长桥局。可若要重新到那流水一样的记忆中,找到她进入自己生活中的蛛丝马迹,竟像冬日的镜池池面那样剔透干净。

  那么,一定是在轻声细语对待抚子的那时就遇到的吧。尽管哥哥对待自己的态度与他人截然不同着,本以为那是对抚子宠爱的衍生。是对自己另类的惩罚。

  又过了一段时间,西面的对殿又燃起了熏香,原本撤离下去的奴仆,重新往来西殿之间。本要出家的侍女们,仿佛蒙受普欲度脱,彼此谈笑风生,一切如同内亲王在世时的光景。

  这一切如是梦境,对藤权介而言,依旧是那样的友好。可任何痛苦的折磨,必然有一个以解脱为目的的前提。哥哥的双手打着轻快的节拍,走路的步子也镀上了春风。起初那种细微如同秋毫之末的端倪,并不为人察觉。

  对主殿的父亲经常性地拜访,各色各样的宴会日渐不再缺席,西之对的上空频频由管弦丝竹萦绕。随着时间的推移,哥哥仿佛一个新生的孩子,重新降临到小野宫藤原氏的家庭。业已不是一昧将自己封闭在西之对的孤岛上的哥哥,即使隔着面具,也能令藤权介察觉,哥哥爱笑了。

  平安宫的女房,对哥哥的评价却远不如那情绪中的美好,“是个无趣之人吧,尽管身着表白的直衣,却像六位的藏人一样,向来在门前规矩地站着,扇子啊怀纸的,从来不拿出来。跟那样子的人在一起,一句话也不想再说呢。不解风情的话当然教人觉得可恨。”

  “既然容貌已经无法改变,假使擅长调情,做一些诗歌,倒有迥异于人的女子愿意促成好事。”

  “脸蛋丑陋,更应装作漂漂亮亮的样子,教人情愿埋单。可听说一幅丑样子,偏偏要当一名牛头天王,大家听了,都觉得害怕,没有逃走就算给足面子了呢。”

  这种遍地可闻的留言,当然很容易让人设想,哥哥在内里的名声。可在这万千花丛里,一定有一朵是与众不同的。

  源头弁在紫宸殿前就对哥哥说过,“今年的后明月节宴很热闹呢,您要是踊跃参与,一定是锦上添花的妙事。”

  哥哥答道,“有什么意思呢。”

  “在御前试演的时候,不是很好吗?”

  “总说一些心口不一的奉承,在心里很清楚的人眼里,是很讨厌的。在我看来,只是樗栎之流的技巧罢了。”

  “哎呀,能够到达阳阿薤露的水平,已经是可以堪任的了。大部分的人呢,无非下里巴人,或一无是处。何况您总是这样不合群的话呢,虽然心里会得到轻易的快乐,不一定是什么好事。”

  哥哥却说,“世界上什么是有常的呢,飞鸟川昨日的深渊,今日成为浅滩。[1]”

  这是中馁的表现呢,源头弁就说,“木不怨落于秋天。勾当内侍们,毕竟是身份不一样的女子,时常以真容出入宫禁之间,想必有甚多烦恼苦恼的吧。虽不至于像姬大夫们那般,骑着高头大马,侍奉在御辇的左右,像那个样子,还与男子有什么不一样呢?”

  哥哥仍然沉默着。

  头弁又问,“想要轻慢的人是不在少数的。你写出去的信,有回音了吗?”

  哥哥道,“我没有写信。”

  头弁说,“我在想呢,在后明月宴会上,要是能吟出语惊四座的句子。那个人就会回我的信了吧。尽管矜持的女子很好,可太过高傲,就会令人讨厌了。”

  哥哥呢,并不为此回答。即使知道一个人的想法难以为他人改变,偷听的藤权介还是为此格外着急。

  到后明月宴会的那一晚,因为这名不安好心的头弁,果然生出意料之外的变故。原本这样祥和的宴会,彼此赏月宴饮,或作歌合、探韵之乐,或安排内教坊的舞乐助兴,皆为理所应当之事。忽然却有人唱名,说接下来某人要作舞乐一曲,又卖了一个关子,没有明说是谁。

  有个别公卿,却将那个唱名的人看得非常清楚,心里想道,这不是侍候藤中纳言的定光大进吗?难道看花眼了?于是都面面相觑着,觉得有意思极了。都认为这一名殿上人与众不同的地方,是心里的位置藏着比女人还多的幽怨,在外的性格因此十分的柔弱。那么今晚呢,便有一场临时好戏可以观摩。都故意说一些营造气氛的起哄的话。譬如像等待情妇的来信一样,等不到舞人的回音,实在痛苦极了。

  藤权介听到这种议论,心里也很不开心,可脸上还是照常的神色。

  一条皇帝也问道,“是什么舞乐呢?”

  这个时候,源头弁就把藤中纳言推出坐席,小声道,“舞一曲吧,舞一曲吧。大家都没见过您的舞姿呢。”说着,擅自将龙笛吹响。接着就有其他的乐器一起来合。显然是事前安排好的。

  藤中纳言尽管预想过此种情状,不料还是如此慌乱。心里很不好意思,生出逃跑的念头,可是各位公卿大夫们都坐在台子下,其中就有父亲的眼睛。这样一走出来,大家的目光都落到自己的身上,已然是骑虎难下的境况了,不得不想道,“八仙舞与太平乐,人数都不符合,加陵频的话,年纪又太大。罗陵王太过庄重,不符合眼下的时节。”

  像是要解开他的难处,台子下逐渐就显出“胡饮酒”的调子。众人闻乐,为之心旷神怡。在朦胧灯火下,舞人的相貌模糊不清,举止翩然,异常优美。

  先前吟诗作赋的活动,都觉得索然无味起来,尚有间隙的公卿,也因着那舞蹈,心里的怨恨瓦解殆尽。自然而然地认为,这样一个人的面貌不该是丑陋的,面具拿下来,把脸露给大家看也没有关系。可是因为这面具的原因,在清凉殿上生出过非同小可的事端。于是大家也都是沉默着,只是静静在心里面想。

  宴会过去后,头弁来找藤中纳言说话,“写了十几封书信过去,一封也没能得到回音。真教人觉得可气呢,我大概是被讨厌了吧!”

  这时,藤中纳言虽然默而不语。头弁心里却想到,刚才听到了隐约沉闷的笑声,一定是收到长桥局的回信了,心里也有些不甘,便故意问,“您得到回音了么?”

  藤中纳言还是老样子说,“我没有写信。”

  头弁就想,藤中纳言这个人表面一本正经的模样,背地里完全没有这样的老实呢。就生出调皮的心思,说道,“那么,是主动写给您了吧。真教人可气。我哪里教女人觉得讨厌呢?”

第11章 (十一)倒v开始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哀江南最新免费+番外章节

正文卷

哀江南最新免费+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