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从黄河入海口开始的旅程(1/2)
一个月后
黄河入海口
“汪呜——嗷呜——”
一条大约有成年人小臂长的小细狗环绕在许南笙的腿边叫唤着,仿佛对这面前的大海发出“大海啊——都是水——”的感慨,许南笙上身穿了一件白里透黄,不知被洗了多少遍的姑且可以说是白色的短袖,下身穿着一条黑色运动裤。正与爷爷许大龙站在海边,不知在等着什么。
这一个月来,许南笙每日除了学习道家礼仪,就是给他没断奶的小奶狗喂食从隔壁二大娘家要来的麦乳精活着小米汤的稀饭。经过许南笙的悉心培养,他取名为‘追风’的小细狗已经能跟着许南笙跑出二里地了。
这期间刘吞蟾也来了家中一趟,送了许南笙一个灵兽袋和一个储物袋,许南笙欢喜的不得了,爷爷许大龙给他弄了一条买菜剩下的塑料绳,给许南笙系在腰上,并把这一个月来他做的一千来根沉香装进了许南笙的储物袋。
“南笙,船要来了,快把追风收起来,别玩了。”爷爷许大龙看着远处漂来的一个小黑点,对着许南笙说道。
“知道了爷爷。”许南笙听罢,拍了拍腰间蓝色的小锦囊,追风顿时化为一道流光消失不见,进入了灵兽袋中。
许南笙看向地平线,只见那原本只是一个小黑点的东西,几个呼吸的时间就来到了近前——那是一艘足有6、7米高的传统华夏风木船。
“噗——”
那大船竟在许南笙爷俩面前来了一个飘逸的漂移,推的海水几乎快要盖住他们爷俩。
“呵嘿!”
爷爷许大龙单手掐了一个法决,那海水竟从中间劈开,绕过了他们爷俩。
海水虽然绕开了爷俩,但还是有几朵不开眼的浪花溅到了许大龙头上,早上出门前悉心照着镜子打理的为数不多的头发,让浪花一溅,顿时发型塌了下来。
水滴顺着许大龙的脸滴落,让许大龙脸色一沉。
“陈二狗!你他娘会不会开船!你想撞死我吗!”许大龙破口大骂。
“许三柱!老子这是给你降降火!”从船头探出一张人脸,笑嘻嘻道。
“&……*&……&&……*”
许大龙嘴里嘀咕着什么,牵着许南笙向着一旁弹出的木板上走去。
“噔吱噔吱噔”
上船的木板似乎并不结实,爷俩走在上面,押的木板上下摇晃着。
“陈二狗!你这木板该换新的了,要是我小孙子摔着,你看我不给你船点了!”许大龙刚领着许南笙走上船,便长牙舞爪道。
“唉...老天不开眼啊,怎么你这种人也能有孙子。”船上穿着白色跨栏背心的中年人唏嘘道。
“那是!可不像某些人,啧啧啧,到现在连孩子都没有。”许大龙阴阳怪气道。
“你!”中年人指着许大龙,手指头颤颤巍巍的,显然是气的不轻。
“好了,时候差不多了,该开船了吧?”许大龙说道。
“开船?你十几年没回道院,脑袋瓦特了吧,这才9点,10点半才开船呢,人还没来齐,你急什么!”
“原来不是9点开吗?”
“改了,改成10点多了。”
“我说呢,怎么一个鬼影子都没有,感情是来早了。南笙,叫伯伯,这是你陈伯伯,给道院开接引船的,啥也不是。”许大龙扭头朝着许南笙说道,
“陈伯伯好~”许南笙道。
“你!今天看在孩子的份上,我不跟你计较!”陈姓中年人笑着跟许南笙打完招呼,冲着许大龙说道,那眼睛几乎要冒出嫉妒的火焰来。
“呵!大孙,来,爷爷带你转转咱道院的接引船。”许大龙听罢也不作回应,牵着许南笙在船上看起海景来。
......
不多时,岸边的人渐渐多了起来。都是些身穿道袍的中年道士带着身穿道袍的小道士,这些小道士小的看起了能有十一二岁,大的能有十七八岁。许南笙数了数,约么能有几十个家庭来坐船。
又过了一会儿。
“砰砰砰!”
“上船了!上船了!还有15分钟就开船了!”陈姓中年人在船头使劲敲击船上的护栏。
船下的人听到陈姓中年人的话,纷纷开始道别,那些半大孩子也都提溜起旅行包走上船,比较小的那十几个孩子的家人还陪同着一起上了船。
“爷爷,咱为啥不用上次你用的那个粉末,直接飞过去,为啥非得坐船呢?”许南笙问道。
“传说当年咱们的青龙祖师,就是从海边支了一个小木筏,漂流了33天,最终漂到了白玉京的下头,才求得仙缘,练就了青龙法相,打出了赫赫威名。”
“最终回到族地,在这入海口建立了青龙道院,广收门徒,庇佑苍生,坐镇咱们华夏一国的气运。”
“咱们祖师来头这么大吗?”许南笙问道。
“那可不?咱们这青龙道院,那可是华夏排名前八的道院,能不牛吗?”
“再后来就定下了前往青龙道院修道者,未成年前需自支木筏前往,意在体会前人修炼的不易。”
“不过后来咱们生活都好了,不愿让后人受太大罪,我当时的十几个有钱的师爷就出钱造了这么一艘大船,专门接送前来修道的弟子。”
“你可算是赶上了。”许大龙总结道。
“咱们华夏的修真界收徒,要么是有血缘关系的人发现你有灵根,介绍你进入他的道院;要么是道院的人在外面做事,发现你有灵根,介绍你来修道;再要么就是通过前两年从国外引进的准入之书。”许大龙又说道。
“准入之书是啥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