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正值国乱, 杨二并没有儿女情长的心思,何况他兄长都未成婚,他急个什么。他和那位乔姑娘不过是见了几次面, 还是因着以前和卫晨一起外出游玩的机会结识的。卫晨道那是他尚未过门的嫂嫂, 也是他的表妹, 杨二再混不吝,也不会对她有什么心思。

  这段时日,卫晨不知发了什么疯, 似乎和人闹了矛盾, 满脸烦躁, 还总是用一种怀疑敌视的目光看人。今日清晨,杨二正在凑热闹听人讨论京中局势,碰见卫晨二人经过, 就给他打了个招呼。岂料卫晨突然冲了上来,指着他对乔姑娘道:“是他吗, 就是他?”

  杨二满脸茫然, 又听乔姑娘回, “对,就是他, 我心悦之人, 阿晨对不起, 都是我的过错, 你不要迁怒他人。”

  话落的瞬间,卫晨的拳头已经狂风骤雨般落在了杨二脸上,他来不及思考,只能奋力反击,最后被打断了腿。

  这会儿, 杨二慢慢地回忆起来,惊觉自己是做了替罪羊啊!那乔姑娘准是和什么人有了奸|情被卫晨发现,她不想交待出奸夫,就随手指了他!

  杨二交待着来龙去脉,越说越委屈,“娘,其他胡闹的罪名我也就认了,但朋友妻不可欺的道理儿子也是懂的,儿子不是那样没有礼节不知廉耻的人!”

  杨夫人听罢,也是大为吃惊,有点信了他,她知道小儿子的为人,如果真是他所为,在家人面前不会还抵赖着不认。这事当真稀奇,那乔姑娘到底是何许人物,还能这样随手指认人?

  饶是她禀性温柔,也受不了儿子被这样毒打一顿,怒道:“等你父亲回来,你再把事情完完整整复述一遍给他听,咱们上门讨个公道去,就算那是卫大将军之子,也不能这样随便打人!”

  云姜听罢,大概明白杨二是为卫晨顶了锅。估计卫晨发现了乔玲心有所属却不是兄长卫息,怒而追问,乔玲慌不择人,便选了杨二这个倒霉鬼。

  阿瑶小姑娘见了她,眼泪落得更凶,被她轻轻拍了拍头。

  “让翁公子看笑话了。”杨夫人垂首擦了擦眼泪,“也是这孩子不懂事,交友不慎,平白惹了这场官司。”

  这话就是已经怨上卫家了,云姜笑笑只道没关系。她之前曾有意无意说过几次,让卫息注意乔玲,他到底是没放在心上,也有可能是母亲乔氏的缘故,让他无法对表妹有什么怀疑。

  乔玲此人……云姜皱了皱眉,留了块令牌给杨夫人,告诉她可以把它交给杨琳,具体怎么做杨琳会知道的。

  回屋的路上,云姜又回忆了下有关卫息表妹的这段剧情。很多剧情改变了,但乔玲的心思肯定不会变。在剧情里,子玉是发现了乔玲对卫晨的心意,然后以此蛊惑乔玲,让乔玲对卫息下了药。

  事情再转弯,在乔玲这儿,终究以另一种形式爆发了出来。

  这会儿,卫息却不知有没有闲心再去处理这件事了。

  子扬学会写第一首诗的时候,云姜得知消息,少帝在上朝的时候,公然出手伤了长义王,斥他“狼子野心,妄图谋逆!”。少帝出手得非常突然,朝中大半官员都没反应过来,待事情发生后俱是骇然,眼睁睁看着长义王冷笑拔出短刀,一言不发,随后一队甲士迅猛如鹰,从殿外冲到长义王身边,护送他离开了朝堂。

  杨琳说这件事的时候,一副忧心忡忡的模样,他大概以为云姜是长义王的人,便直接道:“阴氏糊涂,陛下糊涂啊,眼下北境正处交战之际,南方生乱,四处不得安稳,正需要王爷这般雷厉风行的手段才能稳住朝堂,避免雍朝大乱。若让王爷和朝堂离了心,后果不堪设想。”

  边说,杨琳边观察这位翁公子的脸色,他十分好奇这位的身份,能让王爷值此动乱之际叫他好生保护的人,定然不是寻常人物。

  然后,他听到翁公子问,“那,文相现在如何了?”

  “文相……他老人家如今被看守在府中,大理寺那边,还在调查那位前朝皇室后裔和文相的关系。”

  听到子熙,子玉的呼吸不可避免乱了一点。

  待杨琳离开,云姜的目光,掠过了欲言又止的子玉,对子扬道:“那只信鸽,给我。”

  落笔之前,云姜细思了有半个时辰,脑中浮现了魏隐对她允诺时的神色,有一瞬间犹豫,最终,还是把这封信传给了卫息。

  接到信的时候,卫息不可谓不诧异,他这段时日忙得焦头烂额,但也在暗中关注魏隐的行踪,自然知道魏隐在四处寻找可以改命的高僧和解毒的名医。

  结合以往他对陛下的种种疑惑,陛下的真实身份,似乎在一步步浮出水面。

  但说实话,他不在意这些,无论他/她的身份是什么,无论他/她和魏隐曾经有过什么关系。他真正熟悉的,就是他/她,而非陛下这个身份。

  “统领,陛下今夜要调五百人去大明宫。”

  卫息回神,面无表情道:“近日皇宫各处防守增派了人手,回禀陛下,就说人数不够。”

  属下一呆,对陛下这么不客气的吗?但见卫息脸色,思及近日京中形势,就默默把劝谏的话咽回了肚子里,“那今夜还要去大理寺吗?”

  “不去,今夜我有事办,你带人守好宫门,落锁后不管进出都不能放人。”

  放下这句话,卫息迅速回了卫府一趟,没有惊动家人,迅速去书房拿了些东西。临出门时,看到自己身上大概有四五日未换的外衣时,踟蹰片刻,见时辰尚早,还是摸回了房中,简单沐浴一番,刮了胡茬,换了身衣裳。

  云姜在信中约定的时辰是亥时三刻,但刚到亥时,卫息人已经到了杨府门外。担心打搅了陛下休息,他四下望了眼,随便跃上一处屋顶,冷风里默默坐下,等了三刻钟。

  云姜见到卫息的时候,他身上的凉气还没散透,像从冰渣里冒出来一样,浑身透着寒意,“你……不冷吗?”

  “不冷,练武之人,习惯了。”卫息一如既往得话少,“夜里不好备马车,陛下准备怎么去?”

  “像以前一样,你带我吧。”

  卫息毫无意见地应了,只有他自己知道,再次把陛下抱在怀中的一瞬间,浑身肌肉是多么紧绷。为了避免让陛下发现,他在很努力地慢慢放松下去。

  “……陛下瘦了。”夜风中,他的声音被吹过来,带着沙沙的感觉,云姜弯唇笑了下,意识到他看不见又开口,“你这口吻,活像个老父亲。”

  “……”卫息不说话了,事实上他的确是有意无意模仿了每次回府时母亲对他说的话,再者,在他的感觉中,陛下的确瘦了。

  云姜不再取笑他,在摇晃中睁眼,只能辨别出卫息冷峻的下颌,看得久了,又注意到他略带红色的耳尖,应当是被冷风吹的。

  她抬手,帮他将领口竖好,却被卫息飞快地避过,甚至差点在跳跃中掉下了墙头。意识到自己反应过于激烈,他停下,解释道:“臣……没想到,一时不习惯。”

  “嗯,没事。”云姜表示并不介意,顺口问道,“你表妹的事,如何了?”

  提到这件事,卫息的眼中飞快掠过什么,又恢复如常,他很平静道:“没什么,母亲带弟弟来杨府赔罪后,回去就解除了我和表妹的婚约。”

  中途的是非曲折,被卫息一笔带过了。事实上,这个亲事解除得并不容易,在澄清了杨二的误会后,弟弟卫晨非要查出表妹心悦的那个人是谁,将家中闹得鸡犬不宁,母亲那几日心情也很不好,既觉得对不起他,又觉得没有顾及表妹的心情,郁郁之下生了场大病。

  卫息那会儿忙于公务,实在没有多余的精力去理这些家事,见母亲因此沉郁,就用了些小手段去逼问表妹,表妹起初不承认,后来被吓到了,才哭着说自己一直心悦卫晨。

  听到表妹说出这话的时候,卫息发现自己内心竟然丝毫没有愤怒,反而异常得平静,有种果然如此的感觉,甚至……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喜悦。

  他想,表妹既有这个心思,二人的婚事就不必再勉强了。

  果不其然,经过他的劝说和表妹的哭诉,母亲最终答应了解除婚约。至于今后表妹会如何同弟弟表明自己的心意,卫息就不管了。

  婚约解除得如此迅速,其中夹杂了他多少的小心思,却是卫息自己也说不清楚的。

  云姜倒是为他高兴,“那很不错。”

  卫息这样的人,单单因为这样的事被毁了,也太可惜。如果这件事再没进展,云姜也准备插手的。

  “这很不错”四个字砸在卫息心里,又有了不同的意思。他闷声不吭的,脚下速度更快了,带起呼呼的风声,以致云姜后来都只能把头埋在他胸前,用大氅将自己裹得严严实实。

  文相被关押在府中的这段时日,完美诠释了“人走茶凉”一词,他被爆出与前朝有关的秘闻后,从前和他亲近的一派官员中,竟没有多少怀疑的,大都义愤填膺和不可置信地表示出“竟不知文相是这种人”的意思,不落井下石者,已经算好了。

  纵然深知官场只是名利来往,并无多少人情,但关在家中的这段时日,文相还是忍不住苦笑。他为了避免意志消沉,干脆在府中带起了小孙儿。

  这个时辰,文相府里大部分人都睡了,他伏在案前边咳边写着甚么,忽然感到烛火一晃,回头,屋内竟多了两人。

第44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穿书后满朝文武都最新章节+番外章节

正文卷

穿书后满朝文武都最新章节+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