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惊雷
昨夜里没睡好, 沈如娇靠在云锦给她置备的软垫上,一路上闭着眼睛却也睡不着。
到了法如寺后,云锦看着自家小姐倦怠的神色, 不忍叫醒她,却不想沈如娇自己睁了眼睛。
原本清透地好似一双琉璃珠子般的眸子,如今染了不少红丝, 满是疲累之感。
法如寺在半山腰上,马车上不去,得步行。
云锦怕沈如娇身体吃不消, 劝道:“小姐昨夜没怎么睡好,不如在马车上多休息一会儿。”
沈如娇摇了摇头:“不必了。”
说完便下了马车。
昨夜法如寺失火一事闹得人心惶惶。
京城除了皇家的护国寺之外, 便数法如寺的香火最为旺盛, 平日里也多是勋贵人家的妇人和千金们来此进香。
法如寺失火, 不过一夜的工夫,街头之中便起了谣言。
说太子应在晋州苍云观为国祈福十五载, 如今期限未满便回了朝,一国储君却如此言而无信, 怕是要受天谴。
法如寺自建立以来七十五载,沐受佛光,这些年大小天灾都与法如寺无缘, 更别说无缘无故走水这种祸事。
太子甫一回京,法如寺就走了水,虽说只烧毁了半间禅房, 并没酿出大祸。
可怎么看都像是上苍因太子毁诺招至天怒而降下的天谴之相。
今日来法如寺的人倒是不少,有如沈如娇这般心中不安来进香的,但大多都是听闻了天谴的谣言来瞧热闹的。
往山上走的路上,谣言也飘进了沈如娇的耳朵里。
云锦皱眉道:“走水的原因都还没查明白, 怎么就成了天谴。即便真是天谴,道家仙君的天谴也谴不到佛门法如寺的头上啊,这不是胡说八道吗?”
山间风凉,沈如娇拢了拢披肩,神色淡淡:“你都懂的道理,偏偏如此多的人相信天谴之说。”
沈如娇留心看了一眼,发现那些个散播谣言的人,说完之后便匆匆离去,换到山脚之下又将那谣言再说一遍。
上山的这一路上,不少人都听到了天谴之说。
只怕到不了两日,全京城便都传遍了。
太子才刚回京,便传出这样的谣言,朝堂之上,易储之事肯定又要被拿出来旧事重提。
沈如娇眼中闪过一道冷色,法如寺的这场突如其来的火,还有这些关于太子的谣言,想必都是出自明王之手。
为的便是改弦更张而准备。
沈如娇从前对朝堂局势并不关心,她只盼着能早日查明父母双亲坠亡的真相,早日生下国公府的世子,也算是了全了今生所愿。
至于朝堂局势、党派之争,沈如娇觉得离着自己十分遥远。
沈明煜不过一个闲散的国公,身无要职,就算是改天换日,也与沈家无关。
可如今,既然知道爹娘之死的罪魁祸首乃是明王,沈如娇不得不重新将自己原本的计划做个更改。
收到穆衡信件之后,沈如娇这两日想了许多。
她沈国公府虽是一等国公,可论起来与那些个真正世代传承的簪缨世家相比,不过就是暴发户罢了。
根基人脉都十分浅显,若继续留在京中,不但难以维系眼前这点儿所剩无几又虚无缥缈的风光,只怕一旦明王继位,她跟哥哥便要成了二房的刀俎下的鱼肉,任人宰割。
算算日子,阿九大约再有几日就能回来了。
沈如娇如今已经打定了主意,阿九一回来便立即与他圆房,与此同时将沈家的生意逐渐收拢,慢慢转移到云州去。
等将来孩子生下来后,就让哥哥带着阿九和孩子一起到云州去,跟外祖一家一同将孩子抚养长大。
而沈如娇自己,则打算留在京城。
她打算向太子投诚,以身为饲,刺杀明王。
一旦得手,太子面前再无阻碍,必能顺利登基继承大统,届时沈家便是头功!
无论是在云州安居乐业,还是回京重振沈家门楣,都尽可由哥哥做主。
哥哥无论回不回京城,都能过上顺遂安稳的日子。
可若是失手,她也会留下后手送出消息,让哥哥跟外祖一家立即南行。
云州向南便是逻衣国,沈家的家产足够哥哥带着阿九跟孩子,和外祖一家在异国他乡富足一世。
沈如娇这两日把里里外外都盘算顾及了一番,无论是哥哥外祖一家,还是阿九以及他们还未到来的孩儿,她都要竭尽所能地保全他们。
至于福寿堂和二房。
他们不是想要这沈家的爵位吗?
思及此,沈如娇泛白的脸上浮起一丝冷笑。
就让福寿堂跟二房一起陪着她一起,上刀山或是入地狱吧。
爬了半个多时辰,总算是看到了法如寺的山门。
走了这么久,沈如娇额上生出一层薄汗,原本苍白的脸颊也有些泛粉。
不到晌午,山间雾气还未散尽,若隐若现的白色雾似氤氲缥缈在林间,红色的庙墙和金色山门被此景衬得宛若仙境。
只是再好的景致,沈如娇此刻也无心去赏,跟着引路小沙弥一路进到供奉的内殿之中。
沈如娇给爹娘的长明灯又添了些香油钱,使两盏长明灯足够燃上两百年之久。
拜过佛祖菩萨之后,沈如娇同小沙弥说自己想要做一场为亡故双亲祈福的法事。
法如寺这么大的寺院,每日要举行举办的法事起码十几场,沈如娇来得突然,尽管给足了供奉,也得排到明日。
如此就得在寺庙的客堂之中过一夜。
这几日,沈如娇心神不宁,进了法如寺后,也不知是满寺院无处不在的香火气还是那传来的阵阵诵经的声音,让她这些日子被恨意搅弄的心神得了几分平静。
她神色淡淡地同小沙弥道:“住一夜也好,劳烦小师父为我们张罗了。”
“施主请随我来。”
小沙弥一路领着沈如娇到了寺院南边的客堂之中,法如寺的客堂常年有客居住,因此房舍平日里打扫得也算干净。
但也只是干净罢了,佛门清修地,一切以简朴为主,自是比不了膏梁锦绣的富贵人家舒服享受。
可既是为爹娘祈福,自然不能贪图享受,沈如娇谢过小沙弥后进了客房。
房中有几本经书和棋盘可供香客们解闷打发时间。
沈如娇便抽了一本心经看着,云锦则出去打些水来给沈如娇净手,顺道同小沙弥讨一些热水来给沈如娇泡茶。
心经翻了几页,云锦从外面进来,道:“咱们旁边的屋子里也住了人,瞧着不像是烧香拜佛的善男信女,奴婢瞧着他们身上有几分萧杀之气。”
沈如娇“哦”了一声抬起头来:“大约是江湖中人。”
她略略思索一番,又道:“法如寺里自有武僧来保护香客们的安全,不过我们既然出门在外还是要避着点儿,出入的时候戴上面纱,小心一些总是没错。”
“是,小姐。”
沈如娇捏着心经看了一会儿,不太放心地戴上面纱出去看了一眼。
她前脚踏出房门,旁边的屋子的门也同时从里面打开。
一个长得有几分刚毅的年轻郎君正要往外走,看到沈如娇的时候愣了一愣,随即垂下眼眸又退回了屋内。
倒是个懂得避嫌的守礼之人。
沈如娇心下稍安,若是那等江湖浪子,瞧见年轻妇人少不了言语放肆,这人一看到自己便立即将视线转开,还退回屋内等她先行之后再出门。
瞧着不是那等浮浪之徒。
而且自从上次遇到贼人之后,沈如娇出门总会多带两个护卫,以防万一。
想来应该算是安全。
沈如娇放下心后便回了屋,继续翻看佛经。
午饭晚饭自然是寺院备的斋饭。
比起僧人们所用的斋饭,供给客堂的香客们的素斋则要精美细腻许多。
午饭给的是麻油豆腐、素烧香菇和一碗糙米饭。
晚饭则是素馅儿的烧饼、粟米粥和一碟爽脆的拌胡瓜。
所用食材都是寺里的僧人们自己种的,豆腐也是僧人们自己磨的。菜色虽然素淡,倒是别有一番风味。
用完晚膳,沈如娇去禅堂听了一会子法如寺的高僧讲经,而后便回了客堂准备就寝。
伴着阵阵僧人们念诵经文的声音,沈如娇迷迷糊糊地睡着,到了半夜,突然裂缺霹雳,炸雷之声让沈如娇瞬间惊醒。
被雷声吓醒之后,沈如娇心跳极快,喉咙干渴,正想叫云锦倒些水来,就看到屋外闪过一个黑影。
沈如娇的心一瞬间便提了起来。
出门在外为了安全起见她都是和衣而睡。她直接披上外衣,小心地推醒了云锦。
“小……”云锦刚要开口就被沈如娇捂着了嘴。
“嘘……别说话,屋外似乎有人。”沈如娇用极小的声音在云锦耳边说道。
云锦也一个激灵醒了过来,主仆俩齐齐看向窗户的方向。
恰好一道闪电打了下来,将夜空照亮仿佛白昼,那窗户之上的一个黑影顿时显现出来。
沈如娇和云锦两个人不由自主地握紧了彼此的手。
来不及细想,云锦赶紧指了指窗户,示意沈如娇从这里先逃,她留在这儿帮她托住贼人。
沈如娇哪儿能答应,云锦伴她多年,虽是婢女却也跟亲妹妹似的,她做不出舍了云锦自己逃命的事情来。
要逃自然是一起逃。
沈如娇已经从最初的惊吓中冷静下来。
贼人已经近在门前,可见她带来的两个护卫已经糟了毒手。
她要是高声呼救,寺中武僧赶来最快也得一炷香,只怕还没等到僧人相救,她跟云锦就已经成了刀下亡魂。
当机立断,沈如娇迅速冷静了下来,将防身的匕首紧握在手里,掀开后窗的一条缝向外看去,确定了没有人埋伏之后立刻拉着云锦一起跳窗出去。
与此同时,方才沈如娇她们看到的那个黑影将窗户纸戳破。
一根装有迷烟的烟管塞了进来。
那人正要往里吹烟,后颈生出几分凉意,行走江湖多年生出的本能让其立刻俯身扭背,抽出腰间的长刀一挡,寒森森的兵刃撞在一块儿。
沈如娇和云锦同时听到兵器碰撞在一起发出的鸣金之声。
莫不是她的那两个护卫还活着,如今正与贼人缠斗?
沈如娇生出几分希冀,可她不敢冒险,仍拉着云锦往前跑。
原本她打算小心绕到前面去寻找寺院的武僧救助,却不想她推开院墙后门,眼前竟然是一片密林。
“小姐!怎么办?”云锦也傻了眼。
沈如娇听到身后的脚步声,神色凝重。
“别回头,千万不能停下来。”
眼下她不能确定,身后追过来的人是她那两个护卫还是贼子,密林虽然可能有毒蛇甚至郊狼,但也会容易隐匿行踪。
比起近在眼前的危险,沈如娇毅然决然地拉着云锦冲了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