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一组失联(1/2)
晚上11点左右,曾舒安排两个男士先休息。
她拿出了之前展示过的仪器——最大的那个叫睡眠侦测仪的仪器,当时万海波想讲解的时候,被李欣雨的电话打断了,便没有继续。这时曾舒把整套仪器拿出来,各人才发现整个仪器是分两部分的,其中一部分是一个头箍。
“这是一个大脑检测系统仪器,最初是应用于失眠病人的治疗上,因为可以检测到病人的睡眠状态,后来被借用于冥想的练习,逐渐延伸到用于灵异调查上。这是利用仪器监测并分析人们大脑是处于活跃还是冷静,从而判断人们是否在做梦。”
曾舒说着打开了仪器,屏幕上马上出现了好几条红红绿绿的直线,每一条线的活动数据代表人们不同的睡眠状态,她逐条线做了解释,第一条是阿尔法波,这条线的数据活跃时,人们开始放松,但仍然有清晰的意识,并未进入睡眠;第二条线是贝塔波,处于入睡临界点,尚有意识,但已模糊,分不清现实还是梦境;第三条线是德尔塔波,这时处于熟睡阶段;第四条线是伽马波,这时是人们是在快速动眼期;第五条线是西塔波,人还在睡眠中,但随时会开始苏醒。”
“我们最主要观察的是贝塔波和伽马波的数据,当这两个数据活跃时,说明人正在受压,一般情况下是在做梦,如果波动得厉害,可能是噩梦,如果是强力而不规律地异常波动,则极有可能是受到灵体攻击,例如制造梦境、制造幻象,甚至是有恶灵想占据人的身体。”曾舒说,“戴着这个头箍,里面的金属片一定要贴着额头,你们谁来?”
“两个人,只有一台?”何厚仪问。
“不用担心,两个人一个房间,这个本身用作辅助,另外不是还有电磁波和热红外吗?”
“你用吧,枕头硬点我都睡不着,还戴个铁箍呢。”徐炜说。
何厚仪也不多言,在曾舒的帮助下戴上头箍,抱着喷火枪和徐炜走入隔壁房间休息,曾舒设置好其他仪器后,便与李欣雨回到书房。
头箍是无线的,检测仪器的屏幕仍在书房,曾舒把它放在书台上,便拿过一本《凶灵》读起来。
没多久,万海波打来电话,这是今天他们第二次通电话了,万海波他们已经知道了李跃武并没有醒过来,大家都有点失望,只有继续从手稿等资料上入手,暂时也没有什么收获,不过却发现了有很多民间传说和禁忌风俗之类的摘抄,有些甚至标注了地方,显然是从这个地方听来的,万海波说他相信如果《凶灵》的事情是确有其事,李跃武肯定有所记录。曾舒告诉他这边基本没有什么资料,明天早上最迟中午就返回,互相嘱咐了几句,便挂断了电话。
“你们认识多久了?”李欣雨问道。
“前后算起来有3年了。”
“在协会中认识的吗?”
“以前遇到一些事,他帮忙解决了。”
“是那些事吧,所以就加入了协会,走在一起了?”
“可以这样说。”曾舒笑了笑。
“平时的工作就是对付妖魔鬼怪吗?”
“其实组织的老名字叫做‘太极协会’,太极生两仪,真正的含义是‘阴阳’,以前确实就是对付妖邪,但随着时代的进步,现在凡是无法解释的事情都要跟进,例如一个地方出现成片的鸟类突然死亡的现象,又例如一个工程队挖出了一具没有腐化的尸体,一个村庄的村民总会听到怪声,甚至一些流传开来的拍到灵体的照片,诸如此类,当科学家和相关领域的学家无法解释的时候,我们就要介入,一同找出原因,可能是灵异,也可能不是。所以,知道我们部门存在的人慢慢地就称我们为超自然现象组。”
“刚碰面时你说的是民间文化研究协会?”
“这还不好理解吗?”
“也是。”
“蕴哥说的‘西风路2号’又是什么意思?”
“这是我们同行的戏称。”
“还有同行?”
“当然有,太极协会是官方联系的组织,国内有3个,分区域负责整个国家的事务,组织外还有很多有真本事的人。”
两个人看一会儿书稿,聊一会儿天,不知不觉就过去了3个多小时,李欣雨问曾舒是否现在换班,她笑着说:“毕竟你明天还要开车,他们还可以在车上睡一个早上。”
曾舒也笑了笑,说:“你猜我以前是做什么的?”
“护士。”
“医疗应急救援队,见过太多的车祸现场……”
曾舒的话被一阵响铃声打断,深夜听来显得格外尖锐和刺耳。
“水银镭射灯,一起走。”曾舒腾地站了起来。
两人冲出书房的时候,何厚仪已经拿着喷火枪站在门外焦急地张望。
“徐炜不见了。”看到两人,他便说道。
这时,一楼已经亮起了灯光,三人走到楼梯口,便看到徐炜和李欣雨的妈妈站在大厅中,徐炜也看到了他们,便向他们摆摆手,因为铃声还在继续,他们听不到徐炜的话,但从口型判断,应该是说“没事”。
曾舒率先走下楼梯,并关停了水银镭射灯,李欣雨跟随其后,第一时间跑向病房,这时护理也走了出来,脸上总算露出了应有的表情——疑惑。
李跃武呼吸平稳地躺在床上。
李欣雨告诉护理没事,便让他回到房间。
走回大厅时,正好听到徐炜在解释:“我听到楼下有声音,便出来看看,刚转到楼梯口,就遇到这灯光,想躲都来不及。”
“什么声音?”
“我知道还需要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