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96
他们原本以为去援藏只是条件艰苦了一些,有国家的支持,应该不会有生命安全。
谁知道这才过去半年,就已经有人失去了生命,因此在得知沐于归马上要回达江县后,众人都来劝她,让她再考虑清楚。
“沐律,我们知道这样劝你不好,也很自私,但你要知道,这不是开玩笑的。西藏那地方本来就不适合我们这种内地的人去,有的人去旅游都会高反严重,更不用说你一直待在那里了。”
天恒所内,几个合伙人和执业律师都坐在一起,试图说服沐于归不要再回去。
“你也不是赚不到钱,原本去援藏就已经牺牲了这么多了,如果再把命丢了,那不是得不偿失?”
今天彭珍正好不用去法援中心坐班,因此也一起在劝她。
“于归,本来这次你回来说是休息的,结果前段时间又碰到那个女疯子,好不容易现在身上的伤稍微养好一点,你又要回去。”
“回去也就算了,如果没有生命危险,你去实现自己的信仰,我们都不会拦你。因为你是我们天恒所的骄傲。但现在……现在已经走了一个律师了,万一你到时候也……”
说到这里,她停了停,几秒后才再次开口劝道:“听我们的好吗?别再去了。你已经去了半年了,够了。”
杜集今天和沐于归一起来的,他坐在沐于归的身边,却一言不发。
于他自己,自然是希望沐于归能回达江县的。
因为在沐于归去达江县之前,他们整个县市都没有一个律师,乡亲们想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只能通过游行,或者去别的政府部门求人。
而更多的地方因为没有律师,那里的乡亲们甚至不知道自身利益受到损害时该怎么办,只能自认倒霉。
是沐于归去了后,耐着性子一个个接待那些乡亲们,解答他们的疑惑。
是她熬夜不睡觉,为乡亲们写诉状。跋山涉水地去开庭,去各个地方的乡亲家里走访,倾听他们心里的委屈。
很多乡亲在听说沐于归要回内地,都紧张得不行,很怕她再也不回去了。
杜集和她回来的那天早晨,出发去坐车的路上,碰到了很多连夜从村里赶来的乡亲。
他们看到沐于归拖着行李箱,都急坏了,一个个都求着她不要走。
是沐于归温柔着声音跟乡亲们解释,说自己只是回去休息一段时间,半个月就会再回来了,那些乡亲才稍稍放下心来。
这下眼见着要回去了,结果出了这么件事。
原本达江县司法局都已经做好了决定的,让沐于归在工作之余抽空,带出杜集来,这样达江县就会有自己本地的律师了。
如果是因为别的事,杜集还能开口说几句。
但现在已经有一位律师因为援藏而牺牲了,他但凡开口劝,和劝沐于归送死差不多。
而同时,他的良心也过不去。
原本沐于归在达江县的时候就尽心尽力地工作,时常劳累到他都看不下去。
现在他又怎么好意思再开口劝对方回去?
但他不劝,沐于归自己也没打算留下来。
“没事的。”她摆摆手,“我向来身体好,哪这么容易出事?”
她说的也没错。
没去西藏之前,她就经常锻炼身体,因此身体素质非常好。
但别人却不这么认为。
“就是身体越好越容易出事!”彭珍道,“你没看朋友圈别人转发的吗?”
原来那位去世的律师平常也很注重锻炼。
因此体能好,肺活量大。
但在海拔高、氧气稀薄的地方,这两点反而会成为一个人的催命符。
越是体能好,肺活量大,高原反应越严重。
沐于归显然没想到这点,因此顿时不知道说什么好。
但她要回达江县的信念却是坚定的。
甚至从律所离开的时候,她还在嘱咐杜集。
“你明天记得办退房,把自己的行礼收拾好,我到时候开车去你住的地方接你。”
杜集闻言挠头:“沐姐,你真的还要回去吗?”
“不然呢,你以为我开玩笑的?”沐于归道,“别忘了当初我答应了乡亲们,一定会回去的。如果我留在这里不走了,不就失信于人了?”
其实哪有什么失不失信?
决定在她手上,况且很可能涉及到生命安全,她就算不回去也情有可原。
所有的理由不过是她自己想回去罢了。
但她想回去,现实却没什么容易。
表姐也不知道从哪里得到的消息。
在知道了那个律师的事后,就连忙给她打了电话,叫她去店里。
目的也很简单,就是劝她不要再回达江县。
以为关系好,因此表姐劝沐于归的时候比律所的那些人要直白得多。
“之前你要去的时候我就劝过你,明明在本埠生活得好好的,为什么非要去这么偏远的地方吃苦?又没现在赚得多又累,这些都算哦了,问题是现在去了就会死……”
“表姐。”沐于归无奈打断她,“哪里有这么严重,我之前去了半年不也好好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