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0章 豆沙月饼(四)
苏忻已经做好了一块月饼,他将下一块月饼的分量取出,交给椿婶。
在苏忻的目光注视下,椿婶的动作十分谨慎,她很担心自己没有弄好,浪费了这么好的东西。
谨慎的结果就是,她的动作慢,但是做出来的月饼像模像样,没有破口,没有露馅,压制成型之后看着同苏忻做出来的有七八分相似。
等做完后,椿婶忐忑地看着苏忻:“二公子,这样的可以吗?”
苏忻自己做东西有点强迫症,在他能力范围内一定要尽可能地完美。
但别人动手做的苏忻的要求就没有那么高了,椿婶第一次做月饼,能够把月饼做成这样他觉得椿婶的天分还挺高的,如果以后有必要,他可以教椿婶做其他糕点。
“嗯,这样就可以,接下来的继续麻烦椿婶你了。”说完,苏忻飞速将剩下的糖皮、油酥和豆沙馅分好,然后走到外面去看他上午让椿婶打扫好的烤炉。
唐家的烤炉当初花了大价钱做,采用的一种仿建筑的造型,不用的时候它在后院可以做为院子的装饰。
烤炉很大,能够同时烤一大批糕点,调整火候也不复杂,在没有现代能够调控温度的烤箱时,有这样一个烤炉可以让苏忻省很多事,比如说教会初学白案的人怎么控制温度。
小时候,苏忻跟着爷爷学白案功夫时家里没有烤箱,那时爷爷为了训练他对温度的控制狠下了一番功夫,他的手背被烫伤过。
除了要控制温度,还有控制时间等等,一个正统的白案师父需要掌握的东西很多,往往要学很多年才能出师。
曾经学会的控温和控时现下有了用武之地,苏忻往烤炉下面塞燃着的炭火,等着烤炉预热。
这样集合了老祖宗智慧的烤炉预热速度不慢,在等着烤炉预热时,苏忻回去同椿婶一起继续做月饼。
因为家里一共七个人,所以他今天只打算做十四个月饼,一人两个,大家都尝尝。
苏忻往月饼上薄薄地用刷子喷了一层水,对椿婶说道:“椿婶,烤炉的温度现在比较高,只烤一会儿让月饼成型。”
苏忻暂时想不到应该怎么向椿婶解释烤定型月饼需要多少时间和多高温度,因为分钟和摄氏度都是后来才有的单位,他决定这一次就略过不说。
从来没有接触过烤炉,几乎没有做过糕点,更不用说做月饼的椿婶以为做月饼需要用到很多炭火,她紧张地问:“二公子,那现在温度够了吗,要不要我再去取一些炭火过来?”
“不用,这些就够了。”苏忻摇了摇头,在烤炉外等着。
在做月饼这件事上,苏忻说怎么做,椿婶半个字都不敢违背,就怕自己不懂坏了事。
五分钟很快过去,需要立马将月饼取出来,苏忻带上厚厚的手套准备打开烤炉取出月饼,椿婶看见他的动作赶紧阻止,她带上另一副手套将装着月饼的盘子取出。
回到厨房,苏忻调了蛋黄液刷在温度已经稍微降了些的月饼表面,横向和纵向各刷一层,保证月饼经过再度烘烤后正面充分上色。
这会儿,烤炉的温度经过苏忻的调整,比刚才低了不少,他让椿婶再度把月饼送进去。
刚才烤了五分钟,油、糖、面粉的味道经过高温烘烤,已经初步结合在一起,组成了一种让人身心愉悦的气息,这是大多数人难以拒绝的美味。
当苏忻第二次说烤好了,椿婶打开烤炉的瞬间,比刚才浓郁了数倍的香味铺面而来。
这种香味好像是漆黑而寒冷的夜晚,突然有了一道温暖的亮光,让处在黑夜中的人不由自主地想要靠近、寻觅。
见椿婶久久没动,苏忻对她说道:“椿婶,你小心别烫着手。”
苏忻一句话把椿婶从那种沉醉的状态中唤醒,她眨了眨眼睛回过神,赶紧将月饼从烤炉中取出。
第021章 月饼的滋味
“二、二公子,这就做好了吗?”椿婶端着散发着热气和香气的月饼,神情恍惚。
原来月饼是这样做的?
好像没有特别难?
全程跟着二公子做了一遍之后,椿婶觉得如果让她单独做,或许她多尝试几次也能做出来。
因为她已经知道了怎么做二公子说的转化糖浆,怎么做豆沙馅,怎么做油酥和糖皮,怎么包月饼,怎么用烤炉……
这些都是二公子教她的,没有二公子,她一个粗人哪里会知道月饼这种精细点心怎么做。
手上的月饼椿婶虽然没有尝,但是从月饼表面微微发黄的色泽和扑鼻的香气推测,她相信二公子做出来的月饼肯定味道很好。
拿出三个盘子将月饼分别放好,苏忻将其中一个装了四个的给椿婶:“椿婶,这是你和袁三叔的,这段时间我们回唐家多亏了你们忙前忙后。”
唐熙之前拿银子给椿婶他们没要,即将过中秋节,苏忻想他就亲手做月饼感谢他们好了。
椿婶的头摇得比拨浪鼓还快:“使不得使不得,照顾姆太太和公子、姑娘是我们的本分,是我们该做的,月饼这样精贵的糕点哪是我们这样的人能吃的。”
闻言苏忻皱起眉头,理所当然地说:“大家都是人,我们能吃你们怎么就不能吃了?”
上辈子二十几年的生活经历已经让苏忻有了一套成熟的三观,虽然现下他处在有仆奴、人被分成三六九等的时代,但在他看来,大家都是一样的。
当然,他不会强制要求别人像他那样做,就和他对待别人做的糕点一样。
苏忻的态度让椿婶愣住了,她看着盘子的眼神颤动:“二公子……”
“拿着吧,我做的月饼不渔网回油,等会儿放凉了就可以吃。”说完,苏忻端着另外两个盘子离开了厨房。
月饼做好了,他要拿着它们去见现在最应该见到它们的人——唐董。
唐董今天没有出门,他下午一直在他的院里待着,不知道他在做些什么。
考虑到琼式月饼还带着一点温度时吃起来味道最好,苏忻先把给唐熙、苏瑜和苏嘉的那一份送去,然后才端着他和唐董的那一盘走到唐董院门外:“小舅舅,我现在能进来吗?”
“忻哥儿?”唐董打开书房门走出来,看着门口的苏忻,“你有什么事吗?”
苏忻举了举自己端着的盘子:“没什么大事,我做了月饼,送几块给您尝尝。”
唐董一靠近,就闻到了月饼散发出来的香甜气味,类似的味道曾在他身边萦绕了近二十年,他迟疑地问:“忻哥儿,你会做月饼?”
苏忻看着唐董那微怔的神情,笑了笑:“小舅舅,我当然会做,而且我做的月饼不需要放两天回油,现在吃味道正好。”
说完,苏忻就掰开一块月饼,将盘子递过去了些。
盘中的琼式月饼的皮比普通月饼的皮要厚一点,在掰开的时候不会掉渣,金黄的饼皮和深紫色的豆沙馅没有泛着浓郁的油光,只是有一点点细微的光泽,看着特别可口诱人。
很快,一股独属于豆沙馅的香味从盘中扩散,目标直指唐董的鼻尖,诱惑着他将手伸向月饼。
饼皮软而不韧,酥而不脆,豆沙馅甜而不腻,绵密细致,入口即化。
唐董的眼睛微微瞪大,他在洛南省从没有吃过这种口感的月饼!
准确来说,自从爹姆过世之后,他就几乎没有正儿八经地吃过月饼了,虽然哥哥每年会送月饼回来,但他一个人总是提不起兴趣吃。
再加上洛南省这边的人吃的糕点口感偏甜,月饼不管皮还是馅,都会放很多糖,他吃着很容易腻味,渐渐的他就干脆不吃月饼了。
可是苏忻做的月饼吃着并不会让人觉得腻,豆沙馅和饼皮的滋味在口腔中融合,诱惑着他一口又一口的吃下去,一个不留神,一个掰成了四小块的月饼被唐董一个人吃完了。
吃带甜味的食物会让人不由自主产生愉悦感,吃着月饼,唐董回忆起了小时候一家人在一起吃月饼、赏月的温馨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