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三个月后,庐江郡。

  这三个月里,凌寒一直没有闲着。

  他投身于庐江郡的工厂建设之中。并且,成效十分显著。

  如第一个工厂,凌寒选的是陶瓷业。

  他在城内找了一块大型荒地,又招募了足足两百人,包括深通烧瓷技术的师傅,以及大量普通工人,然后开始流水线式地生产陶瓷。

  历史上,无论是官窑还是民窑,都是到了唐宋时期才开始成量出现。

  在那之前,生产陶瓷的规模都相当之小,定位更偏向于家庭手工业,而非官营或民营手工业。

  至于修建瓷厂与招募工人的费用,其中一半由官府出资,另一半则由庐江的几大世家共同出资。

  这件事是凌寒本人亲自上门去谈的。

  他并没有要求他们出钱,只是说了自己最近打算尝试搞这件事看看效果,要求他们帮助自己宣传以便于工厂招工——即使是凌寒的大本营庐江,世家联合对于舆论的控制,仍然不逊色于官府。

  可当世家们得知自己也可以出钱参与到这件事里之后,他们立刻纷纷表示愿意成为股东之一。

  倒不是对于盈利抱有什么期望,而是觉得,如果能够借此给殿下卖个好,那便没有任何吝啬钱财的理由。

  毕竟,这种机会并不太多。

  世家的心思,凌寒自然心知肚明,这也正是他想要的结果。

  日后工厂的分红,会依照出资比例。

  按照凌寒的计算,大概只需要用两年的时间,出售陶瓷的利润就可以赚回起始资金。

  而在那之后,就将是纯粹的盈利了。

  或许根本用不着三年,只要陶瓷厂开始稳定盈利,世家自然就能意识到投资工厂本身的巨大好处。

  在陶瓷厂开始修建的半个月后,凌寒开始将视线瞄向其他工厂。

  同样地,仍是由官府出资一半,世家出资另一半。

  他并没有再拜访投资过陶瓷厂的世家,而是转向其他庐江以外的世家。

第125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三国]兴汉免费无删+番外章节

正文卷

[三国]兴汉免费无删+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