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玉郎472
遇春一愣,旋即哈哈大笑,重将孩子抱起,这一次,却是在他雪白的小胖脸上重重亲了一口:“难为你年纪小小,却这般好记性,这般冰雪聪明!”转头吩咐手下,“来人,快给我这两位朋友上好茶!”
原来他虽未着军服,但外袍披风肩部的云纹却与军旗之上的相同。小男孩见了军旗,便将旗上的图案牢牢记在了心中,黑云卷沧浪,鹰隼飞长空,就此过目不忘。即便披风肩上的云纹只算得军旗纹饰的一角,但亦立时就对上,做出判断。杨遇春喜爱男孩聪颖无伦,更心感孩子口中所说的“长风破浪”之意,不由精神大振,豪气顿生,将士端上热茶,遇春笑道:“借令郎吉言,杨某人此番出川,定要长风破浪,直挂云帆,不负今上与家乡父老重望!林东家,来,喝茶。”
林希年之前见这老人气度不凡,随行军士看来品衔不低,当是朝中一微服大臣,确万没料到他竟然正是皇帝钦点的钦差大臣,陕甘总督杨遇春。当下便带着儿子给行了大礼,这才起身双手接过热茶,“谢杨大人!”
小男孩的大眼睛却扫向桌上的画册,杨遇春呵呵一笑,将画册还给他:“现在可以告诉我你叫什么名字了吧?多大了?”
男孩接过画册,道:“回大人,小的叫林世荣。小名玉郎。今年刚满六岁。”
林希年笑着解释:“林家人丁不旺,几代都是单传。到我这儿,年近不惑才有了这一子。在下夫妻二人都极是宝贵这个孩子,借家宅玉澜堂之名,给他取了‘玉郎’这个小名。让大人见笑了。”
“玉郎,好名字,这孩子也当得上。”遇春笑道,“孩子,你这画册里有什么好东西,让你这么宝贝啊?”
玉郎摇头道:“没什么,这是给我练眼睛的。”
“哦?”
玉郎翻开画册,用小手指着里面的花草虫鱼,盆器瓶罐,和一些可能只有他自己才知道是什么东西的图案,像模像样地说:“我要记住我见到的东西,就把它们画下来,在画画上打记号。”
“记下来做什么呢?”遇春奇道。
“我也不知道做什么。”玉郎挠挠头。
林希年道:“这孩子性子刁钻古怪,他爱玩的这些名堂,有时候我们大人也弄不明白。”
玉郎憨憨一笑。
遇春见他翻到一页,画着一个小女孩,笔迹拙劣,但依稀能辨出女孩抱着一个水罐,身边有几只动物。
“这是你认识的人吗?”
“不是。”玉郎道,“这是一个放羊的姑娘,有一天她的羊走到一个地方,舔舐那个地方的土,姑娘觉得奇怪,便也尝了尝土的味道,发现是咸的,后来她就从那个地方挖了一处泉眼,泉水有咸味,烧熬后结晶成盐,是最好的雪花盐。而那个时候姑娘所在的村庄里要吃到盐很困难,从此大家再也不缺盐了,更因为姑娘挖掘了盐泉,将盐销往各地,变得富裕起来,后来,大家便尊称姑娘为盐娘娘。爹爹说,我们清河因盐而兴,清河人受盐娘娘恩惠极深。所以,我就把她画进来啦。杨大人,等您打了胜仗,我也把你画里头。”
“我要是没打胜仗,你就不画了?”遇春故意皱起眉。
玉郎怔了怔,忙乖巧地道:“画,画!”
遇春哈哈大笑,岔了口气,大声咳了咳,副将捧着一碗热粥上来,劝道:“大人,您一点东西也没吃,还是将就喝点粥吧,身体要紧。”
遇春接过粥来,却仅喝了一小口。玉郎担心地看着他:“您吃不饱饭,怎么打仗啊?”
“去!小屁孩胡说八道。”林希年拍了拍孩子的肩膀,玉郎却抬头对父亲道:“爹爹,我给杨大人做个菜吧?”
林希年慌道:“小捣蛋越发胡闹了,你以为这是在家里玩吗?钦差大臣的菜也是你这小家伙能做的?”
玉郎撅起了小嘴。
遇春倒觉得有趣,放下粥碗,问他:“小不点,你还会做菜?”
玉郎笑着点头,忽然攥着父亲的衣襟道:“爹爹,爹爹,我要给杨大人做菜!我要我要!”发起顽童脾气来,扭着小身子,又是跺脚又是跳。
他父亲脸都红了:“小祖宗,这天寒地冻的,连食材都没有,这不是瞎胡闹吗?!”
“我要嘛我要嘛!您夸过我的,您说我懂味道!您说过的!您还说我天生就是好食家好厨子!爹爹,爹爹……杨大人没胃口,我想给他做好吃的!他能吃东西,就有力气去打仗啦!”
遇春忍俊不禁,制止林希年责骂儿子,摸摸玉郎可爱的小脑门,“小玉郎,你有这片好心,我谢谢你了。不过你爹爹说得没错,天寒地冻荒山野岭的,上哪儿找食材?你的心意我心领了。好吗?”
玉郎想了想,忽然拍了拍小手:“我有办法!爹爹跟我来!”拖着他父亲往茶棚的厨房走去。
林希年没辙,被儿子一路拖着走,不忘回头朝杨遇春行了个礼。
遇春摇头一笑,对副将道:“时候不早了,走吧。”
“可您……”那副将甚是犹豫,“您的粥……还没喝完吶。”
“到下一地再说吧。”遇春摆摆手,站了起来,伸个懒腰:“哎呀,跟这小娃娃闹了下,倒精神了。”
部下们抬了滑竿来,遇春系好了披风,正要坐上去,却听玉郎大叫:“杨大人,杨大人!”
遇春一笑,心道:“小乖乖还真给我做了菜不成?”